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线性的图式:瓦萨里disegno概念的形而下意义

发布时间:2018-01-09 17:46

  本文关键词:线性的图式:瓦萨里disegno概念的形而下意义 出处:《美苑》2010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米开朗基罗 线性结构 绘画 艺术美 素描 雕塑家 形而下 艺术史 轮廓线 建筑师


【摘要】:正乔尔乔·瓦萨里在他那部被誉为西方第一部艺术史著作的《名人传》中,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的视觉艺术理论。在这套艺术理论中,disegno是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概念。瓦萨里认为,自然是绘画及雕塑的
[Abstract]:In his biography of Celebrity, known as the first Western work on art history, Joe Vasari provides us with a systematic theory of visual art. In this theory of art. Disegno is a compelling concept. Vasari believes that nature is painting and sculpture.
【分类号】:J110.9
【正文快照】: 乔尔乔·瓦萨里在他那部被誉为西方第一部艺术史著作的《名人传》中,,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系统的视觉艺术理论。在这套艺术理论中,disegn。是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概念。瓦萨里认为,自然是绘画及雕塑的“母亲”,而诸种艺术的“父亲”则是disegn。。对于瓦萨里来说,disegno是内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天民;从雕塑性到音乐性:凡·高的色彩观[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2 高飞;空白与意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李倍雷;;中西美术的画理意味的比较研究[J];书画世界;2009年06期

4 解玉斌;谢建明;;在“语境”中重构观念——观念艺术的语言观念探析[J];北方论丛;2011年03期

5 涂小琼;艺术形式与视觉真实[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龙红莲;;论画中诗意的四个层面[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5期

7 郭晓娜;;伊顿色彩艺术中的主观色调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8 胡艺珊;论达·芬奇画论中的诗学思想[J];昌潍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9 吴传景;;浅谈艺术教育对学生人格培养的作用[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刘以鸣;;人间国宝的纸:传承400年的名盐纸——日本人间国宝谷野武信和名盐雁皮纸[J];大家;201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2 过晓;论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概念的“似”[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3 邵金峰;中国画论中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李自雄;文学本质观:历史审视与当代重建[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薛朝晖;早期抽象绘画中的“象”[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6 付瑛瑛;“传神达意”[D];苏州大学;2011年

7 李杰;勒石与勾描—唐代石椁人物线刻的绘画风格学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8 陈宁;德意志造型美学中的古典意识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尚可;中外绘画融合论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10 冯民生;中西传统绘画空间表现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建军;中国山水画中留白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丽萍;论写实油画教与学[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3 李明付;后现代视阈下我国工笔人物画面临的困境与突围策略研究[D];沈阳大学;2010年

4 杨雪;动画艺术中表现主义绘画语言的吸收与借鉴[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5 吕秀利;高扬的主体意识[D];河南大学;2011年

6 南涛涛;天地有大美而不言[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王健;中国画色彩表现手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闫旭;油画形式语言规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姜桂云;15-16世纪阿尔卑斯山南北绘画比较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慧琼;城市广场休闲体育的价值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元奎,于友善,陈少立 ,邢健健,周一清,张放;绘画一年级专业基础课研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及设计版);2000年02期

2 ;世界绘画大师素描作品选[J];美术大观;2011年06期

3 易英;爱泼斯坦的艺术及其观念[J];世界美术;1989年04期

4 李宏;;论瓦萨里的一个艺术理论概念[J];文艺研究;2011年02期

5 张毅;;再识学院素描[J];大众文艺;2011年07期

6 徐文光;素描教学随想[J];东疆学刊;1991年02期

7 黄明心;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素描稿[J];上海集邮;2002年04期

8 刘春;;重新认识形体[J];美术界;2011年05期

9 流沙;;驾临指导[J];晚报文萃(B);2006年03期

10 安东尼·司顿斯;冯向红;;法国天才雕塑家:亨瑞·高迪[1891-1915][J];雕塑;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丽萍;;初议素描艺术及其教学改革[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2 葛饶民;;关于素描教学的思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3 韩明辉;陈爱玲;崔淼;;寻找绘画的创意之路[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4 肖建宇;;浅谈摄影与绘画的不同[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胡山磊;;中等美术基础课教学与高考[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6 张京平;闫景芳;;引绘画之水 浇美育之花——利用绘画手段实施美育的尝试[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7 闫俊;崔玉华;;一次集体绘画治疗尝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8 张笑勇;;论素描教学的基本能力培养[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9 刘兆君;;照相术创新的强求——迫使摄影语言进行范式更叠[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彭萍;;城市建设的美学思考[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秦苑文;米开朗基罗素描重见天日[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蒋跃;绘画的形式语言[N];美术报;2010年

3 贺野;绘画吴人事曾为天下先[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艺译风;国际大师的素描、版画及复制作品受青睐[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陈丹青;从心所欲不逾矩[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6 寒星(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史论博士);重在诗与思[N];中山日报;2006年

7 田园;首届中美少儿绘画联展举行[N];各界导报;2007年

8 马学东;欧美素描:未来行情看涨[N];上海证券报;2006年

9 朱明;读《潜在与显现——雕塑草稿研究》有感[N];美术报;2008年

10 记者 张文强;全区残疾人书法绘画工艺品展开展[N];内蒙古日报(汉);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继红;寻找有意味的形式[D];河南大学;2002年

2 王一旺;西方浪漫主义风景绘画[D];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

3 顾跃;常玉艺术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4 陈艳;共性·个性·女性[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5 徐沛君;德国表现主义绘画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6 林大梓;西方自画像艺术史[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7 王浩滢;中国写意画的美学特质[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8 柯品惠;布尔函数若干问题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9 张春华;论西方色彩的理论与实践—有关油画色彩的两对关键问题[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钱为;对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的再认识[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建中;素描断议[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刘维东;谈中国哲学气论对绘画气论的影响[D];山西大学;2003年

3 尹德辉;试析造型艺术的生理、心理学基础[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尹昌志;论绘画中的摄影式美学[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5 王钟涛;对绘画平面化的思考[D];南京艺术学院;2001年

6 李青;中西绘画形式美的异同及其思维根源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7 倪葭;中国古代绘画的材料和工具[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8 田龙;中国画色彩的和谐与演变——析中国画色彩问题[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国全;绘画认知方式上的艺术理念——谈中西油画风格及绘画认知方式变迁[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雷长天;试论传统西洋画材料演变和审美发展[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020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4020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a5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