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构主义误读理论批判
本文关键词:解构主义误读理论批判 出处:《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解构主义误读理论作为一种激进的阅读理论,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价值,对其必须进行批判性的认识和清理:其延异特征丰富了文本的意义,却因缺乏交流性而难以理解,有必要引入对话意识;文学批评创作化的倾向,使读者主体自由得到了张扬,但其批评语言的晦涩、跳跃造成理解的障碍,需要保持批评的逻辑性;文学泛化的倾向也带来了文学性的弱化,应当坚持学科与文类的区别。对解构主义误读理论,应采取辩证分析的方法,取其所长、避其所短。
[Abstract]:As a kind of radical reading theory, deconstruction misreading theory ha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value, it must be critically recognized and cleaned up: its variation enriches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because of the lack of communication, so 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the consciousness of dialogue. The tendency of creation of literary criticism makes readers free to make public, but the obscurity of their critical language and the obstacle of understanding caused by the jump need to keep the logic of criticism. The tendency of literature generalization also leads to the weakening of literariness, so we should insist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discipline and literary category. We should adopt the dialectical analysis method to deconstructionism misreading theory, take its advantage and avoid its shortness.
【作者单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文学院;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09JK186) 西安外国语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08XWB07)
【分类号】:I0-03
【正文快照】: “误读”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阅读现象,考察其英文词misreading的语法结构,是在reading前添加“mis-”的衍生形式,是所谓“正确阅读”之上的一种意外、一种离格,在传统观念中它是被否定的阅读现象。然而,在解构主义文学批评思潮中,建构在作者中心、读者中心或者文本中心之上的“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彭伟;明前韦应物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李军;想象性书写与边缘性阅读[D];吉林大学;2011年
7 石健;靳以综论[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月;新世纪媒介场中的文学生产[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吴芳;西方男性学者视角下的女性主义[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宫铭;经验和语言——实用主义文学理论转型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岚晖;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唐皓;同质社会的异质存在:《一九八四》和《发条橙》中反英雄角色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李苏君;解构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刘峰;超越“影响的焦虑”—论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赎罪》[D];湘潭大学;2010年
5 代丽君;论哈罗德·布鲁姆的文学史观[D];湘潭大学;2010年
6 席志武;雅克·德里达解构符号学与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伟;北京故宫的建筑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强向丽;论新时期政治抒情诗[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彭海燕;拉康欲望理论视域中的《情人》解读[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孙恒存;走向困境的讽刺文类[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解玺璋;;文学因阅读而存在[J];w,
本文编号:14021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402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