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人类学的当代诉求
本文选题:当代文学 切入点:文学人类学 出处:《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摘要】:文学艺术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和"全球化"复杂演变的背景下,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嬗变,需要具有超越和整合功能的新的研究范式和批评方法对其作出阐释,而文学人类学应运而生、发展正当其时。文学人类学在充分关注民间文学、活态文学、传统文学的同时,必须面对而不回避正在嬗变的当代人类文学现象,对其进行独特的"发现"和解释,才能在批评实践中确立自己的位置,转换文学的研究范式。
[Abstract]:As a special way for human beings to grasp the world, literature and art have undergone and are undergoing profound chan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complex evolution of "globalization".New research paradigms and critical methods with the function of transcendence and integration are needed to explain them, and literary anthropology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anthropology comes into being at the right time.While paying full attention to folk literature, living literature and traditional literature, literary anthropology must face but not avoid the changing phenomenon of contemporary human literature, and make a unique "discovery" and explanation of it.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ir own position in the practice of criticism, change the literary research paradigm.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文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10ZD100)
【分类号】:I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源;;寻常生活的艺术智性——张怀理散文创作论[J];当代文坛;2010年01期
2 韩晗;马建智;;韩晗:写作理应是一种生活方式[J];青春;2010年02期
3 魏玲玲;;当代文坛商业化写作成因探析[J];作家;2010年02期
4 王大桥;;审美经验:文学人类学的伤痛与承诺——文学研究人类学范式的审美之维[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5 陈喜珍;;丽水当代文学60年[J];丽水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本刊编辑部;;本刊稿约[J];名作欣赏;2010年03期
7 郭力;;课程论文对提高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作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年01期
8 张炯;章罗生;;论政治文化与文学[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9 陈建光;;裂变与生长——当代文学女性价值的多维审美之管窥[J];文艺争鸣;2010年03期
10 ;《南方文坛》2009年度优秀论文奖揭晓[J];南方文坛;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万华;;跨越1949:中国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的历史一体性和丰富差异性[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胡玉伟;;“革命史观”与解放区文学[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3 刘殿祥;;“杀蠹的芸香”:闻一多国学研究的思想价值取向——闻一多国学研究经典的当代意义[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4 王卫平;;现代文学经典的厘定与当代文化建设[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5 谢昭新;;从现代文学思想的政治意识的演化看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关联[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6 代晓东;王小平;;现代文学经典阐释的文学人类学向度[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7 张直心;;艾芜“南行”系列小说的启示——一些连通中国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的思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8 颜同林;;普通话写作与当代文学的确立[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9 刘树元;;当代辽宁满族小说作家的艺术个性——以马加、李惠文、孙春平小说为例[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10 陈丽琴;;20世纪侗族作家长篇小说评述[A];中国少数民族文学60年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深圳商报记者 钟华生;他是当代文坛的一个传奇[N];深圳商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傅强;坚守文学阵地 弘扬英雄精神[N];解放军报;2011年
3 曹万生;重建当代文学精神[N];文艺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傅强;坚守文学阵地 弘扬英雄精神[N];解放军报;2011年
5 曹万生;重建当代文学精神[N];文艺报;2011年
6 深圳商报记者 钟华生;他是当代文坛的一个传奇[N];深圳商报;2011年
7 谢有顺;当代文学的价值危机[N];闽西日报;2011年
8 南帆;有担当才有真批评[N];人民日报;2011年
9 王艳荣;真的文学是有力量的[N];人民日报;2011年
10 周燕芬;“卧底写作”该不该提倡[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维;建国初期文学界“检讨”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代云红;中国文学人类学基本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瑜;现代文学史观及其书写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健;“经典焦虑症”透视——“后文学”视野中的“经典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5 张晓琴;中国先锋小说精神血统和文本来源的考辨[D];兰州大学;2009年
6 李定春;观念与文学的双向“形塑”[D];苏州大学;2009年
7 赖英晓;饥饿叙事的意识形态建构[D];上海大学;2009年
8 刘海丽;弗莱文学人类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大桥;中国语境中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视野及其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雪;戴维·洛奇重要小说中三种现代写作方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阳;《白鹿原》对现代革命历史的叙述、重建与超越[D];西南大学;2010年
2 景瑞鸽;《黄河东流去》俗语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宋俊伟;世俗的还原与凝聚——阿城创作新论[D];山东大学;2010年
4 孟祥春;当代语境下大众文学的书写与消费[D];西北大学;2010年
5 郭凤;麦克尤恩成长小说叙事特征初探[D];西北大学;2010年
6 赵光卫;消费文化语境下当代文学困境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7 刘小燕;从《白毛女》的改编看当代文学中革命伦理的形成[D];暨南大学;2010年
8 钟娟;徐则臣小说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少波;新媒体时代下中国文学存在方式的转型[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10 乔保保;消费文化语境中的身体写作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08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708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