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隐含作者”的反思与重释
本文选题:隐含作者 切入点:叙述者 出处:《文学评论》2011年05期
【摘要】:所谓隐含作者,实际是西方权力限定观念在叙述学的体现。作为叙述伦理和创作状态的一种人格化表述,它反映了叙述主体进入文本建构时的历史本质和人性状态;从心理学角度看,是作者进入创作时的灵感超越状态和综合意识能力的同一。这一观点不仅解释了西方叙述学围绕隐含作者这一概念所发生的种种歧义,而且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体言说达成某种统一。
[Abstract]:The so-called implied author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western concept of power limitation in narratology.As a personal expression of narrative ethics and creation state, it reflects the historical essence and human nature of the narrative subject when it enters the text construction.It is the identity of the author's ability to transcend the state of inspiration and comprehensive consciousness when he enters the creation.This view not only explains all kinds of ambiguities around the concept of implied author in western narratology, but also transcends the dual opposites of thinking mode and achieves some unity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作者单位】: 湖州师范学院文学院;
【分类号】:I04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占峰;解释与心灵的本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吴彩强;从表征到行动[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罗曼予;生活世界中的语言游戏[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帆;论柯林斯的相对主义经验纲领[D];山西大学;2007年
3 孔俊峰;维特根斯坦心灵视域下的私人语言论证[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唐伟胜;国外叙事学研究范式的转移——兼评国内叙事学研究现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侯怀银;王霞;;论教育研究的叙事学转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3 申丹;究竟是否需要“隐含作者”?——叙事学界的分歧与网上的对话[J];国外文学;2000年03期
4 申丹;叙事文本与意识形态——对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的重新评价[J];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01期
5 申丹;;何为“不可靠叙述”?[J];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飞科;;简谈《小说修辞学》之视点问题[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3期
2 王青;彭师敏;;论小说叙述者的唯一性[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王兴旺;;“叙述声音”辨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朱孔阳;王辉;;小说《莽从中》和电影《罗生门》叙事策略的比较[J];学理论;2010年10期
5 范颖;;鲁迅小说中的叙事距离[J];湘南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熊畅;;《百年孤独》的叙述方式与批判立场[J];山东文学;2009年S4期
7 傅钱余;;“不可靠叙述”的阅读效应[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8 杨璇瑜;;三位一体的发言人——浅析短篇故事《蛋》的叙述者[J];外语教育;2002年00期
9 熊奕,尹立军;《阿斯彭文稿》中性别意识的解读[J];云梦学刊;2005年04期
10 王玉莲;论《呼啸山庄》叙述主体间的分化[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立强;;电视频道的互动关系结构[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周春英;;巴人小说叙述技法浅探[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3 黄平;;“苦恼的叙述者”与当下历史叙述——细读《赤脚医生万泉和》(摘要)[A];新时期与新世纪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16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4 李翰;;叙述者与作者的离合:韩愈传叙文的叙事学分析[A];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三辑)[C];2008年
5 郭宝亮;;刘震云的叙事个性及其效应[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6 刘鑫;;上帝式叙事下的人间情怀——毕飞宇小说《平原》叙事姿态考察[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7 张礼牡;;试析《押沙龙,押沙龙!》的叙事特色[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徐东娟;;真正的主角——浅析《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叙述者[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项星;;从《最蓝的眼睛》中的叙述者看黑人女性身份构建的困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汪亚明;;在期待错位的背后……——评《逃跑》[A];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苏娅;“真正的主人公是无形的叙述者”[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2 郭春林;“聆听父亲”[N];中华读书报;2008年
3 刘雪枫;唯美的叙述者和诗人[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4 王坤宁;《觉建筑》采用“多声部” 故宫也成叙述者[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5 申霞艳;对历史的温情和敬意[N];文艺报;2010年
6 谢 涛;发现历史之美[N];中国教师报;2005年
7 王琳;别样的传记[N];中国文化报;2004年
8 邱华栋;离同居、笑场和“借种”[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闫立飞;国民性的探询还是成功者的叙事[N];河北日报;2005年
10 冉利华;《三国演义》对反讽的运用[N];文艺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晓;越战创伤叙事[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雷亚平;从显赫到湮没[D];吉林大学;2006年
3 王际兵;悖谬与救赎[D];暨南大学;2008年
4 刘丹;二十世纪初期英语自传体小说叙事策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5 宫英瑞;《圣经》叙事人物塑造的认知文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于秀娟;反东方主义面具后的东方主义[D];南开大学;2009年
7 葛纪红;福克纳小说的叙事话语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唐伟胜;体验终结:雷蒙·卡佛短篇小说的结尾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9 吴庆军;《尤利西斯》的叙事艺术[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凌;形式与细读:古代白话小说文体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春燕;“隐含作者”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红;《项狄传》的叙事策略[D];重庆大学;2007年
3 黄春燕;为了革命的叙事[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胡旭梅;却道此人是谁——论废名小说中的叙述者[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郑琦;《威弗莱》—成长小说与历史小说的冲突与融合[D];四川大学;2006年
6 刘凤侠;《左传》的叙事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姜立;福克纳的复调[D];山东大学;2005年
8 王媛媛;高莱特:一种感性世界的写作[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丽红;废名的归乡叙事[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额尔敦木图;满都麦小说叙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174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717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