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文学与学文:一个比较文化的视野

发布时间:2018-04-26 08:01

  本文选题:文学 + 表述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摘要】:对文学的反思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知识场域,即用知识考古的方式求得对文学意义新的开掘。对于日益僵化、窄化的文学(无论是概念、理念、范式、学科,还是分析方法、研究手段),这种反思性建构工作都是必须的。本文试图从"文学"中"学文"的线索入手进行一些探讨,试图表达:文学原本可以、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去阐释、理解。
[Abstract]:The reflection of literature needs to establish a new field of knowledge, that is, to explore the meaning of literature by means of knowledge archaeology. This reflective construction is necessary for increasingly rigid and narrow literature (concepts, ideas, paradigms, disciplines, analytical methods, research tool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art with the clues of "learning from literature", and tries to express that literature could and may be interpreted and understood from different angles.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分类号】:I0-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立柱;亳在大O>说[J];安徽史学;2004年02期

2 江守义;叙事是一种评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徐冻梅;;《金苹果》之神话-原型解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侯宏堂;“天人合一”观早期发生历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5 董学文,金永兵;文学理论科学性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张碧波;古朝鲜文化探源[J];北方论丛;2000年01期

7 袁国兴;中国现代“革命”文学叙事倾向[J];北方论丛;2005年01期

8 王洪辉,郝崇;《羊的门》的家族神话与悲剧性反讽——陷落的乌托邦[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杨东晨,杨建国;周公是整合中国文化的第一位圣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王培新;梲棬──女真系铜带饰及相关问题[J];北方文物;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谢杨;;马哈福兹小说语言的诗性特点[A];当代阿拉伯问题研究——“当代阿拉伯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D];暨南大学;2001年

2 王琢;想象力论:大江健三郎的小说方法[D];暨南大学;2002年

3 黄剑波;“四人堂”纪事——中国乡村基督教的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4 田广林;中国北方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侯运华;晚清狭邪小说新论[D];河南大学;2003年

6 匡安荣;“道法自然”与经济自由——一项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7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艾菊红;傣族水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9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莉;重返自然的桥梁——析华兹华斯的儿童观[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3年

2 李权华;论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小说中的“阴郁”原型[D];暨南大学;2003年

3 崔家远;酒的迷狂与梦的憧憬[D];青岛大学;2003年

4 关莉娜;宗教对当代青年的影响与启迪[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5 魏欣韵;湘南民居——传统聚落研究及其保护与开发[D];湖南大学;2003年

6 彭石玉;对人的宗教审视与困惑[D];湘潭大学;2003年

7 熊毅;裂变的声音[D];湘潭大学;2003年

8 隋丕宁;论台湾的台湾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于鹏飞;课堂教学仪式的社会学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10 胡明贵;张炜小说意象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岭;;市场情景中艺术作品的价值本质[J];艺术.生活;2007年0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鹏林;;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式中的审美话语方式[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祖晓伟;文学人类学:探索跨学科研究范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项目首席专家 叶舒宪;作为新兴交叉学科的文学人类学[N];光明日报;2011年

3 叶舒宪;文学人类学: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陕西文联副主席 肖云儒;文艺评论要走进民众[N];陕西日报;2008年

5 明江;“文学研究不应该仅仅是分析作家作品”[N];文艺报;2011年

6 彭定安;新世纪文学理论、批评新走向[N];辽宁日报;2001年

7 姬颂;评论家,请亮出正确姿势[N];安徽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彭兆荣;仪式谱系:文学人类学的一个视野[D];四川大学;2002年

2 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知识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刘海丽;弗莱文学人类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大桥;中国语境中文学研究的人类学视野及其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代云红;中国文学人类学基本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左鹏;一种神话仪式理论的文学人类学意义[D];河北大学;2009年

2 李正伟;形式视域中的原型批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骆晓飞;《金枝》与文学人类学[D];兰州大学;2007年

4 田佳;原型实践的局限与创新[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5 王敏芝;“传媒文学批评”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慧;人类学文学写作理论与实践[D];兰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805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805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30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