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美尔时尚理论中个体差异与社会普遍认同分析
本文选题:时尚 + 个体 ; 参考:《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S3期
【摘要】:本文从时尚的产生、功能和作用三方面来分析西美尔时尚理论中体现的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时尚的产生来看,它来自于人们对个体差异和社会普遍性认同的双重诉求;从时尚的功能来看,时尚可以对个体进行补偿、对社会群体进行区分;从时尚的作用来看,时尚可以在夷平差异之后继续建立差异性。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ividual and society embodied in Simmel's fashion theory from three aspects of fashion generation, function and functio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emergence of fashion, it comes from the dual demands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universal social ident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unction of fashion, fashion can compensate individuals and distinguish social group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ole of fashion, Fashion can continue to build differences after leveling them.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J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向荣;曾莹;;现代生活的审美救赎——齐美尔的时尚理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孙沛东;;论齐美尔的时尚观[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克军;;合同债权性质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刘晓红;;论老舍小说中的个人悲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郑碧强;;城市女性白领整容时尚消费的社会学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轩红芹;忧郁:新世纪农裔知识分子的生存特征[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高春花;;世界城市视阈中的现代公民素质培育[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王蕾;;时尚杂志:文本背后的消费主义[J];编辑学刊;2009年06期
7 李频;解读《时尚》连环梦[J];中国编辑;2003年05期
8 李艳秋;;法学方法论初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季欣;;商业空间的审美发展向度分析——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某种呈现[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廖望春;;首饰设计语言初步研究[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陈静;;关于时尚的伦理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黄庐进;唐怡;;当代中国知识女性消费观探究[A];2008年国际会计与商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万然;陈艳娜;;选择性设计在时尚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C];2008年
4 徐连明;;时尚杂志流行文化中的白领形象研究——以《时尚·COSMO》为个案[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5 杨扬;;国际关系的信任理论:一种社会学解读——兼析东亚区域合作中的互信[A];国际关系研究:探索与创新——2009年博士论坛[C];2009年
6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何雨;;另一种社会动员——以安利(中国)南京CG系统为例[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琴;审美自律性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复旦大学;2009年
2 张飞龙;迈克·费瑟斯通的消费文化理论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3 杨朕宇;《新闻报》广告与近代上海休闲生活的建构(1927-1937)[D];复旦大学;2009年
4 江天风;资本逻辑与建筑生产[D];同济大学;2008年
5 吴辉;中国纸媒广告中的文化符号和文化价值观(1979~2008)[D];复旦大学;2009年
6 梅世云;论金融道德风险[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芮必峰;政府、市场、媒体及其他[D];复旦大学;2009年
8 刘艺虹;世纪之交都市言情剧的情爱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郭萌;生态美学视域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妥建清;颓废与中国现代性的近代起源(1573-1644)[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闯;现代香水容器造型的方法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09年
2 李悦悦;女性时尚杂志在中国的现状与发展[D];郑州大学;2009年
3 贺贝;现代生活方式与室内纺织品视觉表现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4 谢芸洁;研究《昕薇》杂志带动我国青年服饰风格的流行[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5 张悟岩;优雅的反叛[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6 张晓锐;论时尚传播在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嬗变及其特征[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7 王静怡;当代中国转型时期大众服饰审美观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8 王欢;社会转型与系统信任[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黄绍丽;影视剧时尚元素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史娜;时尚杂志的消费文化特征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樊宝英;;论齐美尔的审美文化思想[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爱德华·阿尔斯沃斯·罗斯;窦倩;;时尚[J];艺术设计研究;2010年01期
2 余敏;;时尚的美学分析[J];美与时代(上);2010年03期
3 马骅;;沙丽千年时尚 万种风情[J];世界知识;2006年07期
4 胡怀莲;;关于语文个性化教学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6年08期
5 袁們;;西方身体审美研究的逻辑演进[J];理论月刊;2008年08期
6 赵行专;;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女性身体美学[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林红;;从“语言公差”谈二语习得焦虑产生的原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8 范丽花;;狂怪之饮:魏晋士人的饮酒时尚[J];兰台世界;2007年03期
9 本刊编辑部;续慧颖;黄榕;张宗武;;中国女人,时尚纪[J];厦门航空;2009年03期
10 胡茵;;消费社会下的“时尚”[J];飞天;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静;;关于时尚的伦理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2 李全会;李永寿;石志红;匡延龄;孟宪法;;急性低氧P波微细变化的动态特性及其个体差异[A];第四届全国心功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4年
3 何明新;;论老年社会地位与和谐社会创建[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陈业理;;老年人的社会地位[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孔德法;;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前景看好[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徐斌;俞庆苗;;提高船员社会地位的必要性[A];2009第三届内河海事论坛专刊[C];2009年
7 王越;韩宇丹;李玉兰;张家颖;陆艳娟;武广恒;;噪声易感个体与线粒体DNA突变[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8 吴仙河;;浅论文化站的社会地位[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9 曹峰祥;万芳;;从《黄帝内经》“时-空-体”三维思辨模式看中医学[A];中医药发展与人类健康——庆祝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50周年论文集(上册)[C];2005年
10 许晓迪;;社会地位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发展性实验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光政;正视个体差异 增进内部和谐[N];西藏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刘蛟;“奥巴马时尚”的利益猜想[N];中国纺织报;2008年
3 广西柳州市柳江县柳江中学 石钟敏;时尚体育以点带面入校园[N];中国体育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邓曦涛 孟刚;畅想2009时尚流行风[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5 土耳其大使馆文化新闻处;伊斯坦布尔时光在国际时尚里随意打发[N];国际商报;2009年
6 新一 编译;改变2009的十大时尚人物[N];中国服饰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张冰馨;走秀网 让时尚变得触手可及[N];中国企业报;2010年
8 晨笛;时尚爱上爱丽丝[N];中国服饰报;2010年
9 崔寅;日本的“快时尚”[N];人民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刘霞;时尚牵起科学的手[N];科技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光毓;我国区域信贷配给的形成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张友祥;区域农业保险形成机理及发展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世宁;中西绘画形神观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4 武红;艺术家的形象[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鲁弘;知青记忆的不同书写[D];吉林大学;2009年
6 姜德福;16-18世纪英国贵族的社会地位[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邱志涛;明式家具的科学性与价值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8 孙平;煤层气成藏条件与成藏过程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9 钱松;何绍基年谱长编及书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10 姬庆红;古罗马教师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奇;个性化任务型教学中任务的功能与设计[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杜朝晖;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韦依娜;唐代妇女爱情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陆婷;中学生学习风格调查及其与英语学习成绩的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雅;斯巴达妇女的成长及社会地位[D];内蒙古大学;2005年
6 魏青;对中学体育选项课设置与实践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曹彬;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的教学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章桔;差异教学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影响[D];重庆大学;2007年
9 王萍;小组策略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刘书龙;认知负荷、加工时间对工作记忆广度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140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814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