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艺术学发展
本文选题:艺术学 + 中国特色 ; 参考:《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摘要】:中国的艺术学是从西方引进的一门学科。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接纳——移植——融汇的过程。20世纪初,王国维、梁启超等人接纳了西方的美学和艺术学思想,20世纪20~30年代一大批学者和艺术教育家把西方艺术学移植到中国,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宗白华、马采、向培良融汇中西艺术学思想,形成了中国艺术学的雏形。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艺术学思想主要以苏联的"艺术概论"的形式传播发展,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国艺术学学科才真正地建立起来。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学科是一个迫切而长期的任务。
[Abstract]:Chinese art is a subject introduced from the West. Its development went through a process of reception-transplant-fusion.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Wang Guowei, Liang Qichao and others accepted western aesthetics and art ideas. In the 1920s and 1930s, a large number of scholars and art educators transplanted Western art to China. Before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Zong Baihua and Ma Chai, Xiang Peiliang fused Chinese and Western thought of art and formed the embryonic form of Chinese art.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he thought of Chinese art was mainly spread and developed in the form of "an introduction to Art"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it was not until the 1990s that the discipline of Chinese Art was really established. How to construct the subject of ar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n urgent and long-term task.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J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辉;;先秦礼教与乐教之关系及地位变迁考[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郭必恒;;我国艺术学的体系成因与呈现形态[J];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3 杨云萍;;《颜氏家训》的美育思想及其哲学基础[J];船山学刊;2010年02期
4 凌继尧,方丽U;论我国早期的艺术学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徐习文;;论马采构建艺术学科的思想[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王谦;;艺术学的研究对象[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于向东;;宗教艺术学初探[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张泽鸿;;论宗白华的艺术史观[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张建中;;美育:使本然之心向应然之心发展——孟子的美育心理学思想探微[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10 易建芳;张莉娜;;中国古代建筑及空间设计的美育思想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凌继尧;;中国艺术批评史的研究对象[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红实;在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情境中的吕斯百[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吕少卿;承传与演进[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3 杨辉;“移风易俗”命题考源[D];浙江大学;2005年
4 时宏宇;宗白华艺术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邓兰;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杨云萍;审美与审丑[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迎杰;生成性艺术教育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宏超;学科与思想:中国现代美学的起源[D];复旦大学;2008年
9 资利萍;感性的呼唤[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基玫;李叔同艺术教育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爱兵;宗白华对中国艺术学的几点重大贡献[D];河北大学;2003年
2 贾静;试论玛克斯·德索的艺术科学论[D];河北大学;2004年
3 郭丽;《世说新语》的人物美[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4 谢许航;席勒美育思想的现代性批判[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赵晓冬;王国维美育思想的精神内核及其当代价值[D];贵州大学;2006年
6 周志勇;蔡元培[D];贵州大学;2006年
7 吕欣欣;郭店楚简儒家文献文艺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游嘉颖;高等舞蹈教育的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王家杰;初中地理教学中的美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郭剑华;体育舞蹈教学对大学生健康人格影响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全国艺术学学科发展规划学术研讨会召开[J];戏剧艺术;2011年03期
2 ; 时人新语[J];黄金时代;2002年04期
3 杨梅菊;;西方“红二代”的中国梦[J];新华航空;2011年07期
4 ;我院获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J];戏剧艺术;2011年03期
5 许刚;;说“孝”[J];寻根;2011年03期
6 陈艺波;;我院喜获艺术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郝文杰抽象油画作品选[J];美与时代(中);2011年08期
8 李星明;;有容乃大——略谈张道一先生关于艺术学发展趋势的前瞻意识[J];艺术学界;2011年01期
9 张艳;;浅析China Daily中的中国特色词汇[J];海外英语;2011年06期
10 张春;黄明理;;中西方道德信仰传统的差异性论纲[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苏新龙;;中国企业财务会计概念结构探讨[A];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罗恩;;略论近年来我国大型建筑工程设计的倾向性问题[A];第五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孙杰;;浅析中国特色外交理论[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4 赵璧如;;关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理论思想体系的问题[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5 刘茂松;;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战略路径——中国农业工业化理论与战略[A];湖南省经济学学会年会暨科学发展观与湖南经济协调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德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学视阈[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7 杜彦梅;;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8 凌毓侬;陈宇平;;以对人的认识为基础发展中国特色的企业哲学[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9 黄国荣;;建立中国特色的科技期刊的评价系统[A];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文集[C];2003年
10 张全省;;60年来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探索历程的回顾与思考[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田川流;建立中国特色的艺术学[N];文艺报;2009年
2 本报评论员;鲜明的中国特色[N];中国人事报;2005年
3 何一言;艺术学:学科反思与人文重建[N];中国文化报;2005年
4 董藩文;12个中国特色因素决定目前房价水平[N];中国建设报;2005年
5 董藩;调控房价的中国特色是什么?[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6 记者 包松娅;将“艺术学”提升为独立的学科门类[N];人民政协报;2008年
7 包松娅;将艺术学提升为独立学科门类[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王廷信;艺术学应当思考什么[N];文艺报;2009年
9 王猛;一年百场,车展经济的中国特色?[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9年
10 田军亭;艺术学项目申报:注重积累 关注现实[N];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宪明;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时宏宇;宗白华艺术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建武;邓小平社会主义特色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邵宪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5 樊星;影响·契合·创造[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栾亚丽;民主价值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7 高旭红;新民主主义政治文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9 谭吉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宋吉玲;中国特色现代化理论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爽;当代中国电视情景喜剧的审美流变[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2 孟萍;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3 王红婵;试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D];山西大学;2004年
4 刘浩林;论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D];南昌大学;2005年
5 潘小鹏;中兴通讯公司企业文化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康占军;郑州X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个案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7 押静;论中国特色的法治政府之路[D];重庆大学;2008年
8 李春蕾;中国特色的公务员培训制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姜凌刚;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沉默权制度[D];山东大学;2006年
10 韩文明;中国特色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52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052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