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文学理论的未来:走向反思性的文学理论知识生产

发布时间:2018-06-28 14:39

  本文选题:文学理论的未来 + 后形而上学 ; 参考:《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06期


【摘要】:反思性的文学理论知识生产具有学理的合法性与实践的可行性,已然参与到了文学理论的未来建构之中。反思性的文学理论知识是现代知识体制下生产出来的一种具有自觉性的文学理论知识。这种文学理论知识能够有效地阐释现实的文学/文化问题,其本身又具有独立把握时代精神的能力,能够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一道参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建构。
[Abstract]:The reflective knowledge production of literary theory has the legitimacy of theory and the feasibility of practice, and has already participat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theory in the future. Reflective literary theory knowledge is a kind of literary theory knowledge with consciousness produced under modern knowledge system. This kind of literary theoretical knowledge can effectively explain the literary / cultural problems in reality, and it has the ability to grasp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independently, and it can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history and culture together with other knowled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江西师范大学青年成长基金课题(编号:2756)
【分类号】:I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金惠敏;没有文学的文学理论——一种元文学或者文论“帝国化”的前景[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翠萍,王彦志;变革中的世界与21世纪的中国法[J];长白学刊;2001年04期

2 郜元宝;尚未完成的“现代”——也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分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战洋;从李欧梵的《铁屋中的呐喊》看当代鲁迅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陈旋波;林语堂与新道家[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朱亚;重申“鲁迅精神”[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丸川哲史;纪旭峰;;日中战争的文化空间——周作人与竹内好[J];开放时代;2006年01期

8 祝耸立;闫峰;;当代青年的思想特征及其社会原因[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8期

9 庞从容,张麦昌;寻求多元文化中的普遍人权[J];宁夏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10 刘东超;全球化时代与当代中国文化[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东超;;蒋庆政治儒学批判[A];国际儒学研究(第十五辑)——2006国际儒学论坛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叶虎;20世纪后期中国文学思潮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徐文广;中国现代战争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海波;二十世纪中国左翼文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鲍嵘;高深学问与国家治理[D];厦门大学;2004年

7 甘剑梅;德育现代性的哲学论辩[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姜异新;艰难的现代化历程[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冬梅;产业化旋流中的艺术生产——当代中国艺术产业化问题的理论诠释和实践探索[D];复旦大学;2004年

10 王进进;宗白华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源;20世纪90年代文化批评刍议[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范庆伟;民间意识与臧克家的前期诗作[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勇;时代裂变中的突围与皈依[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檀巧芳;九十年代中国纪录片研究二题[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李良;丁玲现代小说复杂性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晓芳;八十年代审美文论批判[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7 李祖德;40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的启蒙叙事和现代性话语[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李丹丹;写实精神的涅i肹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吴红莲;论鲁迅作品中的复仇主题[D];延边大学;2003年

10 俞洁;都市民间的守望者[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张大为;在对后现代幻象的超越中重新展开[N];文艺报;2002年

2 曾军 整理;为什么要提出新理性精神?[N];社会科学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颖;想象与文学翻译的“团结”[D];河南大学;2009年

2 安佰鸿;理查德·罗蒂的文化观念和文学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莫运平;诗学形而上学的建构与解构[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大为;存在与语言[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杨志云;交往理性的诗性锋芒[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783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0783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b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