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对话:在公共艺术与城市个性之间

发布时间:2018-09-04 15:21
【摘要】:公共艺术缔造一座城市的形象气质,集中显示着城市的人文历史和审美文化,是城市个性最直观的载体。当前公共艺术所呈现出的"千人一面"、粗制滥造等现象是城市发展的异化,直接导致城市个性建构上的偏差。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从城市历史、城市环境、城市文化及公众互动等角度探讨当代公共艺术构建城市个性的诸多可能。
[Abstract]:Public art creates the image temperament of a city, which shows the city's humanistic history and aesthetic culture, and is the most intuitionistic carrier of the city's personality. At present, the phenomenon of "one thousand people" in public art is the alienation of urban development, which directly leads to the devia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personalit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public art and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constructing urban individu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urban history, urban environment, urban culture and public interaction.
【作者单位】: 合肥学院艺术设计系;
【基金】:2009-2010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动漫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项目号AHSK09-10D149)的成果
【分类号】:J0-0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根生;;全面提升产品设计水准[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周雅琼;;从包豪斯重新认识艺术与设计的关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张谦;;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变通之道——古为今用、西为中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0期

4 王先祥;;融合创新:中国现代设计的未来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张智燕;;楚纹饰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6 王春霞;;论21世纪工业设计的审美特征——生态设计引导未来发展趋势[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2期

7 张建英;刘学航;;浅析绿色设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8 贾志宾;李健;;论形式美法则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9 孙虎;武月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发展”行为与设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10 尹杰;;浅析香水容器造型与设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玲玲;;浅议工程技术活动中的设计哲学[A];第6届东亚科技与社会(STS)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徐进波;王娜;;绿色设计——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之路[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杨四宝;;科技推动产品设计走向绿色化[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张建;王莹;;创新设计——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不竭动力[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赵利权;陈汗青;;工业设计适应性系统中的重要变革元素[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6 肖畅;穆容;王军;;机械大类工业设计教育的特色探讨[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耿志宏;;设计事理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孙奕;孙延;;抽象色彩设计语言的可视化定位[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9 吴斌;;中国陶瓷包装的艺术设计探讨[A];中国硅酸盐学会陶瓷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2010年

10 马强;;未来汽车行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分析[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奇;北京人民大会堂室内环境艺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陈宪涛;汽车造型设计的领域任务研究与应用[D];湖南大学;2009年

3 邬烈炎;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1年

4 马宪春;学习技术系统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吴卫;器以象制 象以圜生——明末中国传统升水器械设计思想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6 姜娓娓;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D];清华大学;2004年

7 梁梅;中国当代城市环境设计的美学分析与批判[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8 唐丽芳;香港城市精神观照下的景致[D];复旦大学;2005年

9 杨先艺;设计策划与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吕杰锋;设计文明的事理研究方法[D];清华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哲;中国传统纹饰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蒋璐璐;平面广告图形设计视觉创新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张绪海;基于女性消费行为的广告摄影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姚雯吉;基于发展心理学的儿童中期家具设计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雅群;论平面设计视觉语言中的质感之美[D];苏州大学;2010年

6 吴亦昊;体验设计在手机设计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周春燕;江苏省盐城市中职学校美术课程与教学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邓纯;销售包装容器造型设计的舒适度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9 李洪;探析CD产品包装的概念设计[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10 耿明名;网页UI设计中的沟通艺术[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苏卉;包林谈公共艺术[J];雕塑;2005年04期

2 刘雨;澳大利亚公共艺术家理查德·古得温访谈录[J];装饰;2003年10期

3 钟岚;试析公共艺术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04期

4 任永刚;公共艺术在城市交通环境中的应用[J];装饰;2005年02期

5 熊瑛子;;公共艺术用材思考[J];美术界;2008年01期

6 李秀勤;公共艺术的基础结构——在当代文化氛围中对公共艺术的思考[J];新美术;2002年04期

7 冯原;空间政治与公共艺术的生产[J];美术观察;2003年07期

8 徐诚一;公共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叶凤华;叶正华;;公共艺术的保护与发展[J];艺术界;2007年03期

10 刘勇;;简述中外公共环境艺术的发展[J];美术大观;2007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福元;;郦道元全面发展的文化底蕴[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马兆龙;;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击与城市个性发展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3 高贺;;谦谦艺术——隐藏于稻田景观中的艺术[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晏东铭;董为;;积淀医者文化底蕴 凸显高新技术人文内涵[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刘永涛;;论公共艺术和公民意识教育[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6 彭杰;;论公共艺术在2008年北京奥运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运用[A];首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陆静波;;培育城乡一体化框架下的太仓城市个性[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赵毓琴;李竞业;;文化底蕴与语言能力[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程宏宇;;南通城市文化与公共艺术建设[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10 程干桐;;论打造城市个性的四大因素——谈合肥发展思路[A];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中等城市经济研究会建会20周年专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坚;城市需要什么样的公共艺术[N];美术报;2001年

2 邹文;公共艺术管理制度亟待完善[N];人民日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许渊;让艺术融入公共生活[N];台州日报;2009年

4 本报见习记者 范昕;广告牌上的公共艺术 我们有多少路要赶[N];文汇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楠;公共艺术要“多数优先”[N];工人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张聆听;公共艺术,让城市更美好[N];台州日报;2010年

7 邹文;北京亟待为公共艺术整容[N];文艺报;2002年

8 陈履生;只有公众执掌公共艺术的话语权才能反映公共艺术的本质特点[N];文艺报;2004年

9 杜大恺;建筑化的当代公共艺术[N];中华读书报;2008年

10 美周;公共艺术不要特权[N];中国文化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欣;基于互动的公共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张琦;南张楼公共艺术调查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3 周成璐;公共艺术的社会学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4 何小青;公共艺术发展路径的向度分析[D];上海大学;2011年

5 蔡顺兴;数字公共艺术的“场”性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6 吴士新;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7 郭公民;艺术公共性的建构:上海城市公共艺术史论[D];复旦大学;2009年

8 陈李波;城市美学四题[D];武汉大学;2006年

9 李永昌;重塑魅力故乡[D];上海大学;2011年

10 殷双喜;永恒的象征[D];中央美术学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宁;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与公共艺术的结合与运用[D];重庆大学;2010年

2 向颖;对立的思考[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房婷婷;新媒体条件下公共艺术中的互动形式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葛筠;场所·主题与整体性[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5 熊若蘅;当代公共艺术的文化内涵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6 姚远;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在现代公共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7 程虎;当代重庆城区公共艺术解读[D];重庆大学;2004年

8 伍清辉;诗意安居:居住区公共艺术整体设计[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9 郭晓颖;公共艺术视角下艺术与大众的互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丽;反思与发展——从材料的角度谈玻璃装饰艺术[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22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222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0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