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昭柱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述论
[Abstract]:......
【作者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石家庄铁道学院人文分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研究项目[07BZW006]的部分内容
【分类号】:I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季水河;批判与重建──世纪之交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研究的思考[J];江海学刊;1997年02期
2 李荣启;博大恢宏蔚为壮观──读《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大辞典》[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5年03期
3 刘彦钊;一项巨大的文艺理论建设工程──简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大辞典》[J];理论与创作;1995年04期
4 支宇;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重返与再建——读李益荪《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新论》[J];当代文坛;2002年01期
5 谭好哲;世纪之交文艺学研究的反思与前瞻[J];文史哲;1997年05期
6 冯宪光;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回顾与展望[J];河北学刊;2000年03期
7 刘梦溪;四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发展问题[J];江淮论坛;1981年06期
8 陈敦源;对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几个问题之我见[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9 董学文;;我的理论反思[J];文学自由谈;1987年06期
10 徐汝霖;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借鉴性思考[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琴;;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传播的贡献[A];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7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曾宪文;;对建设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6年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梁胜明;;试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理论体系[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三次年会论文集[C];1983年
4 谭志图;;要关注和研究当前文艺“非意识形态化”思潮[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6年年会论文集[C];1996年
5 柳和勇;;论创作自觉[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刘中树;;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 开展健康的文艺批评[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8年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蒋明玳;;瞿秋白与“左联”——纪念瞿秋白烈士英勇就义65周年[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8 栾昌大;;创作论问题断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9 秦忠翼;邹正昌;;论邓小平审美价值理论的特征和意义[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10 季世昌;静智;;瞿秋白与毛泽东文艺思想比较研究[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学文;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理论品质[N];中国艺术报;2001年
2 任仲文;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N];文艺报;2002年
3 陆贵山;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拓展与创新[N];文艺报;2004年
4 刘谦;一本好的文论教材[N];人民日报;2002年
5 孙文宪 邵滢;直面现实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动力与源泉[N];文艺报;2001年
6 金永兵;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境界[N];文艺报;2001年
7 董学文;在探索和创新的道路上[N];文艺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周玉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N];文艺报;2001年
9 陆贵山;主流文论的建设与创新[N];文艺报;2001年
10 刘文斌;清晰勾勒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思想轨迹[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剑;“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引进与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邱晓林;从立场到方法: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意识形态理论及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郑玉明;试论黑格尔艺术认识范畴的实践性内涵[D];浙江大学;2004年
4 李卓华;社会发展脆弱性的技术经济系统集成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张国庆;“垮掉的一代”与中国当代文学[D];武汉大学;2005年
6 邓晓臻;社会分层论[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7 赵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蔡同军;普罗米修斯的火种[D];苏州大学;2003年
9 王儒年;《申报》广告与上海市民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10 吴文安;文学翻译中的美学效果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晨阳;比较视野中的卢卡契与胡风文艺思想[D];扬州大学;2003年
2 鲁彦;[D];浙江大学;2004年
3 李映冰;关于新时期文艺学研究的若干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长松;关于“弱势群体”报道的多元思考[D];广西大学;2003年
5 阮青;从小说文本到影视文本[D];兰州大学;2006年
6 徐淑玲;曹禺戏剧美学思想的嬗变[D];郑州大学;2006年
7 羊吉加;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D];西北民族大学;2006年
8 田建平;论宋人山水画中“道”与“理”的思想意识[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9 韩晓华;乔治·爱略特的协合:从新历史主义角度分析《弗洛斯河上的磨坊》[D];郑州大学;2005年
10 张晓娜;芭斯西芭的形象塑造[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221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522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