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文学理论的价值向度——后海德格尔时代的文本诠释与观念批判

发布时间:2019-10-29 03:32
【摘要】:文学理论的学科建构肇始于1970年代美国大学的文学系对德里达、福柯的阅读,学科的晚近发展转向文化研究,哲学已不复往日的重要性。但在德语学界,自海德格尔以来,文学理论与价值论的关系在伽达默尔、哈贝马斯的思想路径中得到了新的诠释和发展;文学理论成为哲学解释学和交往理论对现代性进行批判的不同思想资源。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
【分类号】:I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杨煦生;;东西迷思与自性危机——中国现代性问题札记[J];开放时代;2009年05期

2 余虹;;在事实与价值之间——文学本质论问题论纲[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3 曹卫东;交往理性与诗学话语——论哈贝马斯的文学概念[J];文学评论;1998年04期

4 吴兴明;;文艺研究如何走向主体间性?——主体间性讨论中的越界、含混及其他[J];文艺研究;2009年01期

5 薛华;;诠释学与伦理学——纪念伽达默尔逝世五周年[J];学术研究;2007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苗吉友;蒋雪丽;;转变我们认识文学本质的思维方式——几种文学本质观批判[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2 梁冬华;;认识论·本体论·社会学——论国内美学主体间性理论建构的三种立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秦晓伟;;生存价值论视域中的文学本质言说[J];当代文坛;2010年03期

4 万江松;;主体的共在与个体的体验——文学翻译主体间性的双重品质[J];当代文坛;2012年01期

5 王政勋;;范畴理论与刑法解释立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6 马永强;“公共舆论”的形成与文学变革[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赖佳;;论现代艺术的自主性及其作用机制[J];大众文艺;2011年17期

8 郭富平;;历史主义文学观的理论启示与话语困顿——以两部典型文论教材为对象[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3期

9 范建刚;;“话语”时代的文学理论教学——对当下文学理论教学困境的思考[J];甘肃高师学报;2011年01期

10 郭富平;;作为文化理论的文学理论——以南帆主编的《文学理论(新读本)》为例[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戴冠青;陈志超;;“主体间性”美学理论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卢娟;;在语言中复活的城——论邰筐诗歌中的都市意识[A];邰筐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涛;《伤寒论》六经的诠释学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龚举善;报告文学的现代转进[D];武汉大学;2011年

3 陈全黎;现代性的美学话语:批判理论与实践美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兴玉;文学意义的生成与持存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5 黄卫星;对话与交往:当代美育审美价值观建构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倪万;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彬杰;文艺学研究中的反本质主义论争:维特根斯坦与中国[D];西南大学;2011年

2 闫听;文学理论中的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圣传;文化诗学本土性探源[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4 李晓秀;斯图亚特王朝晚期伦敦的公共空间与政治文化[D];四川大学;2006年

5 杨志云;交往理性的诗性锋芒[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郭富平;1990年代以来文学本质界说范式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7 苏s,

本文编号:25533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5533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d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