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论吴宓的文艺观

发布时间:2020-04-13 01:11
【摘要】: 吴宓是20世纪中国的著名旧体诗人兼诗论家、新人文主义文化学者、知名教授,多重身份决定了其文艺观的独特之处。本文力图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从保守和中国文学现代化两个维度来探讨吴宓的文艺观的特征和价值取向。 吴宓是20世纪坚守自己文化理想的学者典型,然而,在激进主义把持话语权的五四时期,其相对保守的文化取向在强大的时代主流的冲击下,并未形成有碍历史变局的强大力量。新中国成立后,工具理性得到进一步强化,占据了全社会文化意识的主导地位,吴宓的文艺思想更是被湮没在历史的烟云中。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对20世纪中国新文学建设成败得失的回顾与反思,学界对吴宓的关注和研究日益增多,并取得许多优秀的理论成果。本文在立足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从保守视阈和中国文学现代化视阈两个层面对吴宓的文艺观进行系统的梳理。基于此种设想,全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导论主要介绍吴宓文艺观研究的意义,吴宓文艺观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主要探讨吴宓文艺观形成的理论渊源。吴宓是学贯中西的博雅之士,其文艺观的形成深受中西方古典哲学的影响。东方哲学对吴宓影响最大的是儒家的“仁”爱思想;西方哲学一是古希腊哲学,一是近代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前者为中国古典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会通找到契合点,后者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诠释找到西学论据。 第二章主要从保守视阈探讨吴宓的文艺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关注的是吴宓文艺观的特征,即注重文学创作中道德理想主义的灌注。第二部分吴宓文艺观的价值取向,即中国新文学建设应当走层层递嬗而为新的道路。 第三章主要是从中国文学现代化视阈中来比较吴宓与新文化派新文学建设的理论差异,从而揭示吴宓文艺观的独特性。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新文学建设的理论出发点比较,即是文学进化论还是文学调和论;第二部分新文学建设价值取向比较,即建设新文学是为了“解放欲望”还是“崇正人心”; 第三部分是新文学的功用比较,即文学是为政治还是为人生。 第四章重估吴宓文艺观的价值,揭示其对中国新文学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五章指出吴宓文艺观的缺陷与不足。 结语分析吴宓文艺观矛盾的主体原因,并指出吴宓对这种矛盾的重视恰恰是吴宓文艺观魅力所在。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6.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祁光禄;略论毛泽东文艺观中的人民意识及当代接受[J];昌潍师专学报;1999年01期

2 吴菊香;;论文艺意识形态本性论的几个问题[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向诤;;“以理想之美改现实之恶”——论丰子恺文艺观[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4 丁世洁;;从《诗集传》看朱熹的文艺观[J];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06期

5 孟桂红;;对温庭筠词有无寄托之辩的思考[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刘定恒;论马烽同志的文艺观[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7 张辰 ,曹俊英;刘昼文艺观初探[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8 王伟康;再论孔子的文艺观[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9 叶鹏;这些书就是一套子——老祖宗的文艺观之八[J];上海戏剧;1998年11期

10 林爱华 ,林一达;先器识而后文艺——李叔同先生文艺观的现实意义[J];福建艺术;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卉青;;浅谈党的三代领导人的文艺观[A];延安文艺与先进文化建设研究——“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王明堂;;瞿秋白的文学视角与文艺观[A];瞿秋白研究论丛——纪念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65周年专集[C];2000年

3 赵维恭;;毛泽东文艺观及其时代价值[A];延安文艺与先进文化建设研究——“纪念毛泽东同志《讲话》发表60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单纯;;略论新理学的文艺观[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韩斌生;;瞿秋白的文艺观与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的历史联系[A];瞿秋白研究论丛——纪念瞿秋白同志英勇就义65周年专集[C];2000年

6 韩斌生;;瞿秋白的文艺观与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的历史联系[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7 王光;;毛泽东民族文艺观[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张旗;;略论邓小平的文艺观[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6年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王少青;;试论毛泽东的文艺实践观[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10 许卫全;;从儒家“文道统一”的文艺观解读叶圣陶的“平衡”理论[A];叶圣陶教育思想在当代的价值——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2007)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宪新;周扬文艺观评述[N];益阳日报;2005年

2 陈建功 曾镇南 雷达 包明德 王宏甲 赵光鸣 衣向东 柳建伟;重温《讲话》用正确的历史观和文艺观指导创作[N];文艺报;2004年

3 敖忠;诗人应当是怎样一种人?[N];文艺报;2000年

4 柳雨灯;“门客文化”探源[N];南方周末;2004年

5 曲阜师范大学 马士远;古代文论视域中一个亟待深化的研究命题[N];光明日报;2007年

6 匡小阳;继承和弘扬邓小平以人为本的文艺思想[N];光明日报;2004年

7 王元骧 赵建逊;理论偏见是怎样形成的[N];文艺报;2003年

8 牛学智;杨光祖的文学批评世界[N];文艺报;2008年

9 黄侯兴;视野开阔 立意新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10 卓刚;生态的 ? 声太大![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世杰;礼学重构中的荀子性恶论文艺观[D];苏州大学;2003年

2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郭平安;李梦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周俊;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研究(1942-1949)[D];山东大学;2009年

5 孙宝;魏晋文学与儒学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6 张鹏;北魏儒学与文学[D];西北大学;2008年

7 李小玲;论胡适文学观中的民俗理念[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魏红珊;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郭馨;《现代》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许外芳;论苏轼的艺术哲学[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颖;论吴宓的文艺观[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俞超;张说考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薛松华;苏轼的思想与文艺观[D];新疆大学;2002年

4 向诤;丰子恺文艺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5 白玉陈;周作人与金素云的散文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6 刘曙;傅雷文艺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黄智;抗战时期王平陵的文艺观[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8 刘玉梅;先秦儒家的象征文艺观初探[D];安徽大学;2004年

9 张建英;郁达夫新马时期的文艺思想[D];厦门大学;2008年

10 张梅;重返文学现场的一种历史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254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254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7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