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乡村行吟者刘亮程

发布时间:2020-04-26 15:16
【摘要】: 诗人刘亮程,孤独、悲凉诗情贯穿其诗歌创作始终。早期诗风平易写实,初步探寻人生;中期诗歌意象繁杂,诗风多变;后期专注于建构自己的乡村诗学,流露出浓厚的乡村、家园意识,整体诗歌语言朴素、自然,带着挥之不去的孤独感。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承继后期诗歌中的乡村内核,转向散文写作。他用诗的语言直接入散文,保持了语言简洁、质朴的风格;充分运用乡村中各种意象,丰富乡村审美世界;直书对于人的失望之情;冷静陈述乡村的苦难;表述矛盾生死观;执著构建乡村精神家园大厦,质朴、深邃的乡村哲学诞生;孤独、悲凉、焦虑情绪充斥文字间。有关库车的散文,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当地的人和事,他借当地的民风、民俗,继续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乡村哲学的意味明显淡化。 散文领域功成名就后,他用诗的语言、散文的笔法开启小说创作之门,《虚土》中构建了一个直观感觉的世界,另类小说叙述模式的建构;乡村哲学日臻成熟的自然表述;死亡观从容、超脱的表达;逆向书写的时间概念;审美观的虚无呈现;孤独、悲哀情绪的彻底书写,进一步丰富了作者的乡村世界。 刘亮程浓厚的乡村情结,执著的乡村写作在成就了他的同时,过于诗意的乡村家园梦、偏颇的城市观以及难以突破乡村束缚,开创新的乡村思考角度的思维局限,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禁锢了他的文字。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I20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建军;生命在审美中诗化[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沈卫;道德教育的诗意境界[J];呼兰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3 夏云;;谈曹禺戏剧《日出》中陈白露式的诗意[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07期

4 李廷华;悲歌与笑柄──钱钟书先生笔下的两个陆游[J];唐都学刊;1998年01期

5 丛松;真实·简洁·诗意──契诃夫短篇小说创作散论[J];集宁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6 张思齐;严羽的诗意、气象学说和宗教情结[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3期

7 陈琦;为葆有那一缕温馨的诗意——杨金砖《寂寥的籁响》解读[J];江汉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8 谭爱娟;论池莉小说创作的蜕变[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9 刘晓村;春天的讯息[J];戏剧;2002年02期

10 郭建平;重建生命:一个诗人的人间情怀——尹清轶散文简评[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史建国;;打造充满诗意的作文课堂[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 司福成;;杜牧《清明》的英译文赏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洪涛;大跨度建筑结构表现的建构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朱群;中国儿童电视剧的审美文化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爱梅;乡村行吟者刘亮程[D];新疆大学;2008年

2 孙颖;诗化的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忠日;李斯特钢琴音乐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4 柯晓芳;古典诗歌对话教学的“诗意”观照[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5 崔柯;解释学视野中的庄子美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刘岩;论抗战后李广田散文中隐忍的诗意[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娄大鹏;诗化的镜头与镜头的诗化[D];苏州大学;2006年

8 程颖;从诗意到真实[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梁珊珊;画面题诗,诗美益美[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哲;渐行渐远的风景:世纪末田园牧歌小说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6416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6416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b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