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晚清民初的法国文学接受

发布时间:2020-07-09 21:03
【摘要】:本文集中考察清末民初时期(1872-1919年)法国文学翻译与中国文学革新的关系。主要采用系谱学(genealogie)的方法,研究现代中国作家对法国文学的翻译、批评,及其在翻译批评基础上模仿法国文学而来的创造性的写作。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1)从现代作家个人的教育(包括留学)和法语学习出发,(2)考察其模仿性的创作到独立的原创之路,(3)变革的时代因素在作家身上的影响,(4)作家与期刊、出版社、文学团体和派别等的依存关系,(5)作家的个人主义倾向、个人习气和自由选择等,(6)从文学生态学的视角揭示现代作家的生态世界,(7)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发现现代文学与法国文学的纷繁复杂关系,主要是用作者的阅读和作品的事实相似,揭示现代文学模仿创作与自主创新的多样形态,包括对法国文化和法国文学的误读和改造。 法国文学的翻译批评是积累性的增长。晚清民初是汉译法国文学的发生期,也是中国文学新旧转型的过渡期,具有独立的文学史意义。革新时代和启蒙思潮的客观需求主导了这一时期的法国文学选择,无论是作家作品的选译,还是文学类型的译介,尤其是对小说新品种新主题新方法的注重,都与当时的启蒙新民思潮、文学革新要求息息相关。当然,法国文学的翻译也因经历、学养和爱好的差异而表现出各自的特色。法国文学的发现和译介,参与了现代中国文学的革新运动,启发了现代作家的创新实践,不仅促进了晚清民初文学的变革和发展,还为“五四”新文学运动开辟了通道,对中国文学的新旧转型过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206.5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沈亚男;伍光建译《侠隐记》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2 沈倩倩;中华书局外国文学译著出版研究(1914~1949)[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479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479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5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