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陵派的诗学观
发布时间:2020-07-10 01:28
【摘要】: 竟陵派是明末诗学流派之一,其得力主将是钟惺、谭元春。尽管后人历来对竟陵派毁大于誉,但它的诗学理论确实独树一帜。本文从竟陵派基本诗学理论出发,参照当时的诗学背景,与“七子派”和“性灵派”作比较,结合钟惺、谭元春二人的生活经历、文艺思想、人生观,透视竟陵派诗学的基本观点及其成因。 在明代“后七子”和“公安派”衰落期,竟陵面对两派的重重流弊,提出“真实,精神所为也”的观点,“务求古人精神所在”,力求师古和师心融合统一,成为其贯穿诗学观的理论基础。钟谭二人各精通庄禅,禅光道影时时隐现诗文之中,这更突出显现于其诗歌创作理论中。“活物”论,新颖而别致,恰当概括了诗歌鉴赏差异原理,丰富了诗歌鉴赏理论。竟陵把“厚”作为自己诗学审美理想,成功阐述了“厚”与“学”的关系,用“厚”来挽救诗坛弊病,治疗自己的诗病,体现出竟陵的卓越理想。总之,无论后人如何评价竟陵功过得失,钟惺、谭元春则坚持了“自信”和“自悔”的“真文人”风采。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I206.2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I20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远征;;论叶燮的诗学观[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2 董宏斌;刘倩;;论张之洞“清切”之诗学观[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杨泽琴;;论汪懋麟的诗学观及其诗风演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殷海卫;;胡仔与张戒诗学观之比较——以《苕溪渔隐丛话》与《岁寒堂诗话》为视角[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5 齐社祥;;“别裁伪体”见沉郁顿挫“转益多师”集诗之大成——从《戏为六绝句》看杜甫的诗学观[J];庆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6 祝尚书;;以道论诗与以诗言道:宋代理学家诗学观原论——兼论“洛学兴而文字坏”[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焦艳;郭美岐;;社会文化因素对文学翻译的制约——《新小说》和《译林》的个案分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宛小平;;马一浮与朱光潜诗学观比较[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9 张金明;;g餍兄问袷卓宄踝谒问蒣J];河北学刊;2011年05期
10 李红绿;;论朱湘译诗选本的诗学倾向[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德民;;抽象诗学观[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钱t敝
本文编号:27482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748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