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

发布时间:2020-11-12 21:48
   西晋文学在六朝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西晋文学研究却是六朝文学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尤其是,魏晋时期以士人个体意识觉醒为时代特征,并被称为“文学自觉的时代”,但目前我们对这一时期士人人格多元化状态及其文风的个性化倾向之间的关系,仍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西晋著名作家的主要人格因素(包括伦理学人格与心理学人格)的考察,剖析其文风形成的原因,从而在作家文风差异性方面,把握西晋文学的特征。全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从大时代背景方面探讨西晋文士人格个性化倾向的生成原因。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至第八章,抓住西晋著名作家人格特征的主要方面,论述了与其文风形成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为余论,分别从地域文化、家族传统、道教等三方面对西晋士人人格的生成作补充论述。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借鉴了一些历史学、心理学、哲学、宗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也结合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方法,在不偏废道德人格的前提下,更关注心理学人格(包括思想信仰、气质个性、学识才能等)对西晋作家文风的影响。
【学位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4
【中图分类】:I206.2
【文章目录】:
导论
第一章 西晋社会政治思想环境与文士人格的个性化倾向
    第一节 西晋王朝权力中心的构成与士人群体对君权的疏离
    第二节 西晋皇室的思想道德状况与儒教至尊地位的崩溃
    第三节 西晋玄学与士人的个性张扬
    第四节 西晋儒学的时代特征与士人的人格特征
第二章 传统君臣之道的实践者:傅玄
    第一节 崇尚儒学 注重实际
    第二节 为人刚直 不能容人之短
    第三节 博学多才 勤于著述
第三章 儒玄结合的人格模式与张华的文风
    第一节 张华的入世精神及其诗文中的“风云之气”
    第二节 张华的《鹪鹩赋》及其内心的出世希求
    第三节 张华的玄学思想及其诗文之“清”
    第四节 学业优博、朗赡多通的知识结构与《博物志》
第四章 江东陆氏家族文化传统与陆机、陆云的文风
    第一节 陆氏家风与陆机人格的生成
    第二节 “博学善政”的人格特征及其作品中丰富的政治内涵
    第三节 “勤于事功”的人格特征与“克振家声”的宗族意识
    第四节 徘徊在“守道”与“顺时”之间
    第五节 浓郁的乡土情结
    第六节 沉重的生死悲情
    第七节 陆机家学对其文学思想的两点影响
    第八节 陆云的人格与文风
第五章 潘岳的人格与文风
    第一节 潘岳的人品与文品
    第二节 潘岳的才性与文风
    第三节 潘尼的人格与文风
第六章 左思的人格与其文风的合与离
    第一节 左思的出身门第并非其仕途迪逭的唯一原因
    第二节 左思的德、才、貌
    第三节 左思的人格对其《三都赋》创作的影响
    第四节 左思的才性与《三都赋》的艺术特色
    第五节 左思的人格与“左思风力”
    第六节 左思《咏史诗》中艺术人格与现实人格的背离
第七章 张载、张协的人格与文风
    第一节 张载儒道兼容的人格
    第二节 张载闲雅博学的人格及其文风
    第三节 张协的人格与文风
第八章 刘琨的人格与文风
    第一节 刘琨人格的生成
    第二节 道德人格的升华与刘琨诗文的主题特点
    第三节 刘琨的气质才能及其文风
    第四节 卢谌的人格与文风
余论
    西晋文人的身份构成及地域分布对其人格的影响
        第一节 西晋文人的身份构成及地域分布
        第二节 对西晋文人出身成份组成的重新审视
        第三节 北方文人的地域分布及其思想学术特点
        第四节 南方文人的地域分布及其思想学术特点
    西晋道教与士人人格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成曙霞;唐前军旅诗发展史[D];山东大学;2010年

2 吕亭渊(Yoe Jung Yoen);魏晋南北朝文论之物感说[D];北京大学;2013年

3 陈家红;六朝吴郡陆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润娇;潘岳哀诔文刍议[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81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881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3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