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诗论》与《诗经》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11 06:50
  自2001年11月《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以来,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对于相对完整的《诗》学系统的探讨尚显不足。本文在详实考证传世文献的基础上,运用共时分析和历时分析相结合的手法,试图全面揭示《竹书·诗论》对《诗经》学史的影响,以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围绕《竹书·诗论》所进行的《诗》学系统的再认识。 全文共分引言、正文、结语三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概述有关《诗经》的出土文献对《诗经》研究的重要价值;其次略述《竹书·诗论》的研究现状;再次表明本文主旨及研究方法。 正文部分,着眼于《诗经》学史的角度,从三个方面对《竹书·诗论》进行探析: 一、先秦时期三大《诗》学系统的再现与分析 通过《左传》“赋诗”、“引诗”及诸子著作“引诗”和《竹书·诗论》,再现先秦时期的三大《诗》学系统——“赋诗”系统、“引诗”系统、“评诗”系统。并详细分析这三大系统之间的有机联系,丰富先秦时期的《诗》学风貌。 ...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先秦时期三大《诗》学系统的再现与分析
    (一) 、 春秋时期的“赋诗”系统
    (二) 、 春秋战国时期的“引诗”系统
    (三) 、 战国时期的“评诗”系统
    (四) 、 先秦时期三大《诗》学系统的分析
二 《竹书.诗论》的作者身份及思想内涵探析
    (一) 、 关于《竹书.诗论》作者身份的论证
    (二) 、 儒家《诗》教承继发展中形成的新走向
    (三) 、 对“言”的重视表现的儒家思想
三 《竹书.诗论》的批评史意义
    (一) 、 《竹书.诗论》在承孔子《诗》教启《毛诗序》方面的意义
    (二) 、 《竹书.诗论》对后世《诗》评的指导性意义
    (三) 《竹书.诗论》在文学批评史上的意义
结语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本文编号:4045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4045014.html

上一篇:刘禹锡与佛教关系原论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6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