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现代中西方文学语言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发布时间:2017-07-16 10:00

  本文关键词:现代中西方文学语言研究的困境与出路


  更多相关文章: 文学 语言研究 综合性研究 学科整合


【摘要】:古代西方文学语言研究的发展相对迟缓,载体论是其代表性的理论观点,与此同时中国的文学语言研究涉及内容广泛,思想内涵丰富,但理论脉络较为模糊;近现代西方的文学语言研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折射出泛化的学术倾向。此一时期中国的文学语言研究深受西学东渐的影响,有忽略自身传统的学术盲动的趋向。无论是中西方,新时期的文学语言研究都有必要进行综合性的学科建设和整合,使其步入健康的发展轨道。
【作者单位】: 长春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
【关键词】文学 语言研究 综合性研究 学科整合
【基金】: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吉教科文验字[2011]第198号)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2B210)
【分类号】:I045
【正文快照】: 文学语言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是文学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方文学语言研究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自身独特的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学语言研究要想取得更大、更健康的发展首先是要在科学的方法论指导下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学者们一方面应该大力继承和挖掘古今中外一切相关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绪可望;徐文秀;;个性与共性视角下的“字本位”理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2 绪可望;杨忠;;客观主义、经验现实主义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并语言观比较研究[J];外语学刊;2012年01期

3 王汶成;西方20世纪文论中的文学语言研究述评[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志刚;彭启福;;王弼“得意忘言”思想的诠释学意蕴[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杨国平;《物不迁论》义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吴福友;吴根友;;论老庄道家的语言哲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李霞;;从“无情”到“有情”:道家生命本性论的演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黄黎;;马林来华与共产国际联孙方针的确定[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祝亚峰;;经典阅读与外国文学教学[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吴先伍;;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老子论自我与他人和谐相处之道[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8 凤文学;画见大象,不为斩刻之形──郭熙关于山水画创作的一个美学命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9 张立波;;郭象“足性逍遥”的伦理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刘运好;史晶晶;;哲理与诗性:竹林玄学影响下阮籍《咏怀诗》的悖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辉耀;;庄子技术观的伦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江立成;魏婷;;简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探索谈起[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欧阳国华;;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快感人假设论纲[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4 乔宗方;;试论邵雍先天六十四卦同步历史的自然科学意蕴[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5 辜向东;;关于编纂语言学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系列词典的几点想法[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沈宗武;;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巩固执政地位的根本要求——从苏联共产党垮台的教训说起[A];当代中国研究所第三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杨立华;;论张载哲学中的感与性[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周振国;汤德森;;斯大林的肃反运动与执政党建设问题的反思[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赵伟;;马克思主义城乡经济关系论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追溯[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10 何卫平;;伽达默尔为何批评接受美学?[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郭胜坡;二十世纪易学本体论的两条基本路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8 高波;论现象学方法与概念对艺术审美本质研究的意义[D];山东大学;2010年

9 文浩;接受美学在中国文艺学中的“旅行”:整体行程与两大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侯桂运;文言小说诗化特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姜自安;马克思主义阶级冲突理论与实践[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陈博;新时期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优良传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石磊;郭象《庄子注》“理”范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侯士杰;论黄桥战役与我党军事反顽斗争策略的形成[D];湘潭大学;2010年

6 许丽;论新时期我国社会历史批评的转型[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涛;现代与传统的交织[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谭玉龙;老子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罗晶;论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丹;《沧浪诗话》的语言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绪可望;;论认知隐喻观的理论阐释力[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潘文国;语言对比的哲学基础——语言世界观问题的重新考察[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5期

3 张学新;;汉字拼义理论:心理学对汉字本质的新定性[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李红儒;从逻辑、哲学角度看句义理论的发展——“语句中的说话人因素”理论探讨之一[J];外语学刊;2001年01期

5 李红儒;从语句的交际结构看说话人形象[J];外语学刊;2002年04期

6 王寅;;认知构式语法[J];外语学刊;2011年02期

7 绪可望;杨忠;;客观主义、经验现实主义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并语言观比较研究[J];外语学刊;2012年01期

8 徐盛桓;认知语言学研究的新视点——评石毓智的两本书[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05期

9 M·H·阿布拉姆斯,张德劭;解构主义的天使[J];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02期

10 钱中文;法国文艺理论流派印象谈[J];文艺研究;1985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文伟;;再论语料库研究的信度问题[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7年04期

2 许智坚;;谈语料库资源共享中的几个核心问题[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杨敏;;再论语言意识[J];外语界;2008年06期

4 诺姆·乔姆斯基;榕培;;语言和知识问题(下)[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2年03期

5 戴庆厦;多角度、多方法是深化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必由之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理论方法研讨会”总结发言[J];语言与翻译;1997年01期

6 许葵花,张卫平;试论经验主义语料观的回归[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罗曼;论网络语言的言说方式[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卢德平;;略论皮尔士符号学理论对语言研究的影响[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余纪元;;通过斯特劳森而思[J];世界哲学;2006年04期

10 杨宏;;浅谈网络技术在俄语语言研究及教学领域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06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闽;;出版界呼唤法律与语言研究[A];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语言与法律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徐洁;;语料是语言研究的根本——读王希杰先生语言论著有悟[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谢朝群;;什么是互动语言学?[A];福建省辞书学会2003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郭龙生;;把握言语规律,搞好媒体语言研究[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5 梁扬;谢仁敏;;新时期《红楼梦》语言研究述略[A];广西语言文学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3年

6 孙德金;;语言研究:拓展与突破——“2007·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语言学会分论坛综述[A];和谐社会:社会建设与改革创新——2007学术前沿论丛(下卷)[C];2007年

7 王昌晶;薛锦云;;PAR平台中结构化需求语言研究[A];2006年全国理论计算机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于守华;;中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研究方法亟待改革[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9 胡琛;王行愚;;可拓语言研究初探[A];1996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6年

10 郑文彬;;利特雷法语辞典[A];国际交流学院科研论文集(第三期)[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晏飞;关注语言研究 服务社会需要[N];徐州日报;2009年

2 王黎黎;两汉语言研究又出新成果[N];中国文化报;2011年

3 宗守云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语言研究创新重事实、现象、理论与应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记者 宋晖;语言研究创新源于问题意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曹志耘 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研究之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江蓝生出席北方语言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7 宗守云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教授;语言研究创新要关注:前沿、文献、理论与写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曹新玲;古典语言研究像拼图游戏一样有意思[N];新疆日报(汉);2010年

9 欧光明;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出版工程[N];中国民族报;2005年

10 南达;城市语言研究国际联络网建立[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泰洙;《老乞大》四种版本语言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王启涛;中古及近代法制文书语言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顾满林;汉文佛典用语专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詹绪左;《祖堂集》词语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丁志斌;语言调查词表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 张小艳;敦煌书仪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刘艳茹;语言的结构之思[D];吉林大学;2005年

8 沈小仙;古代官名的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斯琴高娃;17世纪前半叶满蒙关系文书语言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10 冯利华;中古道书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向音;我国当代军事语言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周丽辉;现代汉语楼盘名称的语言文化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3 杨文强;语言研究基础的哲学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艳艳;商代金文语言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5 乔睿;国家图书馆所藏回鹘文《玄奘传》九页之语言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丹增顿珠;论二十世纪更顿群培大师之语言研究[D];西藏大学;2008年

7 吉芳;论语言和经济的关系[D];新疆大学;2005年

8 曹金梅;对阿甘思维风格的语言认知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9 刘波;包山楚简语言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本加;藏族文学语言学及其艺术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480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5480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1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