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当代文学教学模式对学生文学接受的影响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7-08-08 23:22

  本文关键词:当代文学教学模式对学生文学接受的影响及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当代文学 教学模式 文学经典化 学生文学接受


【摘要】:现有的当代文学教学模式大多存在以下问题:在学生的文学知识接受中,理念、概念的先行遮蔽了文学史的复杂形成过程:在对经典作品的阐释中,特定文学研究视角会冲击学生自身感知。因而,在当代文学教学中,引导学生重返文学现场,,努力感受和还原文学现场的本来面目;体验先行,尊重学生自身感悟;建构一种接受和反思文学评价标准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就成为祛除当代文学教学模式不利影响的重要对策。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当代文学 教学模式 文学经典化 学生文学接受
【分类号】:I0-4
【正文快照】: 作为一门学科的当代文学发展至今,无论其观念、意识,还是研究方法、叙述视角,在近些年的研究中一直处于不断被反思和阐释的境地中。这一方面来源于研究者对当代文学学科意识合理性的不断审视,另一方面,半个多世纪以来文学史观的巨大变动与不断延展,也使当代文学学科格局的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杨;;重返八十年代:为何重返以及如何重返——就“八十年代文学研究”接受人大研究生访谈[J];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01期

2 方忠;论文学的经典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J];江海学刊;2005年03期

3 王本朝;;历史化与经典化: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问题[J];求是学刊;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水生;;论“重返八十年代”的知识范式及其反思[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刘荻;;论文学经典导读与校园文化建设[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1期

3 屠毅力;;转折时期的“离题”叙事——汪曾祺受《戒之》前的三篇小说[J];长城;2010年09期

4 白亮;;“向内转”与八十年代文学的知识谱系——对新时期文学“向内转”的再认识[J];当代文坛;2008年03期

5 赵黎波;;反思立场和历史视野——“重返八十年代”文学研究[J];当代文坛;2011年01期

6 加藤三由纪;孙放远;;重读八十年代文学——以“重返八十年代文学现场”为根据[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1期

7 郭彩侠;刘成才;;观念、限度与认识性装置——从“知识考古学”角度看现当代文学研究的范式转换[J];东方论坛;2010年06期

8 王莉;;1980年代家庭小说研究综述[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许军娥;;从阅读文学经典的视角关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10 傅丽;李真;何东;;英语文学作品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塑造——二语习得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亮;;“向内转”与八十年代文学的知识谱系——对新时期文学“向内转”的再认识[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志彬;当代台湾少数民族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赵黎波;新时期文学批评的启蒙话语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刘雪松;世纪之交的文学批评新潮[D];吉林大学;2009年

4 郑润良;反现代的现代性:“重写文学史”的歧路[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姿;二十世纪中国乡土的浪漫书写[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健;“经典焦虑症”透视——“后文学”视野中的“经典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罗长青;过渡时期的创作诉求[D];南京大学;2012年

8 周红兵;新时期前十年文论建设和理论资源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丹妮;寻根文学创作的“政治无意识”[D];辽宁大学;2011年

2 冯雪梅;新时期文学中的干校书写[D];郑州大学;2011年

3 孙丹;当下文化语境中的文学经典问题[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宋媛媛;多元话语空间中的文学史[D];天津大学;2011年

5 茹静;从客观再现到主观表现[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舒开智;消费时代文学经典的消解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樊旭敏;在此岸与彼岸之间的思考[D];浙江大学;2007年

8 李月;文学经典的命运[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胡倩一;八十年代的舞台和背景[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勇;论“新时期”前期“右派”和“知青”小说中的城市空间[D];北京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彬彬;;关于“当代文学”的评价问题[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0年02期

2 刘再复;金庸小说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J];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05期

3 童庆炳;文学经典建构的内部要素[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4 肖鹰;;中国文学批评怪象批判——兼驳“当下中国文学高度论”[J];探索与争鸣;2010年04期

5 曹文轩;对一个概念的无声挽留[J];文学评论;2000年01期

6 吴义勤;;关于中国当代文学评价问题的一点思考[J];文学教育(上);201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赛华;;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硅谷;2010年07期

2 马尚玲;以人本理念构建《艺术学概论》新型教学模式[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赵密珍;文学概论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邢台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蔡美娟;;论艺术管理专业学科体系的构建[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肖淑芬;;论“知、形、研一体”教学模式的特点[J];价值工程;2010年35期

6 熊进萍;邹晓春;;构建高校文学教学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索[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侯玲玲;程幸;;色彩构成教学的思考和体会——艺术设计专业色彩构成教学的探讨[J];中国陶瓷;2007年03期

8 樊霞明;;戏剧动态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年22期

9 李玉;;色彩的限制与整合[J];科技资讯;2008年11期

10 董红普;;高校公共艺术选修课教材开发与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9年3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喜来;马广韬;刘健;;艺术类专业实践创新教学模式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志忠;百炼钢化为绕指柔[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南京大学 董健 丁帆 王彬彬;在文学和历史之间……[N];社会科学报;2002年

3 孟繁华;文学批评何处去[N];中华读书报;2001年

4 周景雷邋韩春燕;向下的姿态与向上的精神[N];辽宁日报;2007年

5 谭旭东;文学经典的生成及其价值[N];文艺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肖维波 黎琼;“艺考热”是喜是忧[N];中国文化报;2007年

7 抒点晴;“艺考热”前景堪忧[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孙绍振;文学史的写法和文学批评的写法[N];光明日报;2003年

9 李杨;对文学史两个新概念的质疑[N];文学报;2000年

10 湖南邵阳学院中文系 张建安;“精神落差”与艺术创作[N];人民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迎春;中等职业学校设置综合艺术课程的初步构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纪春;艺术设计教育探索[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3 马玲;高职艺术院校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4 吕屏;广西高校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倩仪;广州地区社会美术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教学现状研究[D];广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425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6425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3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