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托的时代
本文关键词:丹托的时代
更多相关文章: 艺术哲学 艺术史 艺术品 艺术定义 艺术理论 行动哲学 历史哲学 艺术批评 形而上学 认识论
【摘要】:正阿瑟·丹托是20世纪后半叶英美最重要的艺术哲学家,他的影响力至今仍在持续。有意思的是,丹托最初的哲学声望主要不是建立在他关于艺术的工作之上,而是建立在他对认识论、形而上学以及行动哲学、历史哲学的贡献之上。丹托作为美学家的生涯,开始于1964年他与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布里洛盒子》(Brillo Box)的不期而遇。
【作者单位】: 纽约城市大学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艺术哲学 艺术史 艺术品 艺术定义 艺术理论 行动哲学 历史哲学 艺术批评 形而上学 认识论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当代艺术哲学中的认知主义理论”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11 CA080)
【分类号】:J05
【正文快照】: 阿瑟·丹托是20世纪后半叶英美最重要的艺术哲学家,他的影响力至今仍在持续。有意思的是,丹托最初的哲学声望主要不是建立在他关于艺术的工作之上,而是建立在他对认识论、形而上学以及行动哲学、历史哲学的贡献之上。丹托作为美学家的生涯,开始于1964年他与安迪·沃霍尔(Andy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旭光;;试论“艺术”概念的形成与艺术学的学科历程[J];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2 龙娟;;艺术只是“有意味的形式”吗?——对克莱夫·贝尔艺术理论的一点看法[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8年08期
3 刘道广;;学科升级背景下“艺术学”的“名”与“实”[J];艺术百家;2010年06期
4 翁珉;阿瑟·丹多:艺术和艺术哲学的终结[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5 刘悦笛;;艺术终结与现代性的终结[J];艺术百家;2007年04期
6 ;卷首语[J];紫禁城;2011年02期
7 徐陶;;对阿瑟·丹托艺术哲学的分析与反思[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马震刚;;阿瑟·丹托:从艺术远离美到艺术的终结[J];枣庄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陈文忠;;论泰纳的艺术哲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10 翁珉;阿瑟·丹多:艺术和艺术哲学的终结[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德辉;;资本·全球化·中国当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2 戴丹;;艺术批评的另一种理论取向:情境分析——以蔡国强之《草船借箭》为例[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3 李普文;;艺术史编纂论纲[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徐书城;;《美学大纲·序》[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5 孟庆耘;;艺术市场管理策略探究[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6 周计武;;艺术终结的美学之思[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7 田亚洲;杨维民;;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对当代流行艺术的反思[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杜鹏;;我看彭俐[A];“首届全国喜剧小品探索与争鸣研讨会”专辑[C];2003年
9 刘恒岳;;从天津的实践说艺术史史料及其研究[A];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之七——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研究[C];2007年
10 陈辉;;浅谈艺术教育中的以人为本[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峰;中国机构收藏尚未真正启动[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强盛;推荐艺术史领域的一部新作[N];光明日报;2005年
3 曹意强;第三十届世界艺术史大会(伦敦二000年)与中国美术史[N];中华读书报;2000年
4 周海广;艺术品市场的黄金时代来了[N];中国改革报;2006年
5 潘欣信;近年国内艺术市场结构与策略[N];美术报;2007年
6 缪哲;画可以怨[N];东方早报;2010年
7 范达明;当代西方“新艺术史”研究的最新成果[N];美术报;2004年
8 马克·斯拜格勒 伤郢;艺术批评还有市场吗?[N];中华读书报;2005年
9 刘祯邋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艺术史与艺术史范式[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苏娅邋王晓东;柯曼:中国摄影收藏要从保护摄影史开始[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砚黛;亚瑟·丹托艺术哲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周舒;20世纪英美美学原理的对象和范围[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3 贾媛媛;艺术与经验[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许外芳;论苏轼的艺术哲学[D];复旦大学;2003年
5 石长平;刘纲纪实践本体论美学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范为;一种作为现代性批判的历史哲学[D];黑龙江大学;2012年
7 孙晓霞;从混沌到有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8 周保彬;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罗丽;女性主义艺术批评[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10 徐晓庚;黑格尔关于造型艺术一般问题的考察[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玉芬;莫里斯·魏兹“反本质主义艺术观”批判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夏开丰;当代英美艺术哲学关于艺术定义问题的逻辑结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马明杰;布洛克艺术哲学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4 彭锦;奥林匹亚的光芒[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5 江丹;西方艺术哲学的发展及其前景展望[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郭骏;李格尔“艺术意志”与沃林格尔“形式意志”的比较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7 姜峥;现代性视域中的丹纳艺术理论[D];黑龙江大学;2013年
8 谭波;美国当代女性主义艺术理论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9 马艳;形式的生命[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10 张媛媛;泰然任之与虚怀敞开[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677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677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