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和演化
本文关键词:日本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的形成和演化
更多相关文章: 动漫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发展模式 当地产业要素
【摘要】:继美国之后,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取得成功的关键,是从本国的实际出发,探索到新兴产业引进和发展的新模式。文章的研究表明,在新兴产业的启动和发展过程中,如何适应当地产业发展环境,与当地产业要素相融合,形成有效促进产业发展的规则体系和组织形态,是成功探索新的产业发展模式的机制和途径。作为新兴产业,中国的动漫产业正处于产业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形成过程之中,应当从本国产业发展的环境和当地要素出发,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动漫产业发展新模式,而不是照搬美国和日本现有的成功模式。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动漫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业发展模式 当地产业要素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的发展阶段创新租金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研究”(项目号:10BJL017)
【分类号】:J131.3
【正文快照】: 一、引言继美国之后,日本已成为动漫产业发展最为成功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的动漫产品开始走出国门,不仅占领了东亚和东南亚市场,而且成为欧美动漫市场的主角。随着产业持续成长,日本动漫产业不仅包括动画片的制作,而且涉及出版、游戏、旅游、广告、教育、服装、玩具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加宁;徐磊;;关于公共政策研究范式问题的讨论[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王中阳;张怡;;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的科学与哲学意义[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罗珉;论复杂性组织系统的进化[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4 刘颖,陈禹;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控制SARS疫情的模拟分析[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年02期
5 张江,李学伟;用数字人工生命模型探索复杂适应系统[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5年01期
6 刘洪;王玉峰;;复杂适应组织的特征[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6年03期
7 申万万;曾建潮;谭瑛;姜旭;;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群体组织形成模型及其模拟[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7年03期
8 阮平南;高杰;;基于CAS理论的网络组织演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年21期
9 江炼;;ERP系统运行状态测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17期
10 马春喜;;组织中的混沌理论及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德勇;刘建国;;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综合集成研讨厅研究现状与发展[A];'2003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颜泽贤;;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与应用[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文件[C];2001年
3 陈列尊;;复杂认知模型与教学设计[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4 翁清明;陈禹;叶向;;循环经济背景下企业投资行为分析和模拟[A];中国信息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曹菁;甘仞初;;电子政务需求分析模型研究[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殷平善;;诗性语言与中医理论的话语方式[A];第二十一次中医经典文本及医古文研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俊智;基于CAS理论的区域性矿山复杂采选系统匹配研究及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3 邱涛;通信网络结构与城市功能模块的系统自适应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李文丽;企业专利能力及其对竞争优势作用机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子龙;欠发达地区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耦合关系比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6 陈学中;基于多主体系统的人才集聚和组织起源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7 李广;供应链系统演化的动力机制、模式及其特征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丁宝刚;基于象思维的吴鞠通学术思想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邓宏钟;基于多智能体的整体建模仿真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10 韦琦;复杂系统脆性理论及其在危机分析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申红田;基于涌现理论的高层建筑集群空间模式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刘硕;复杂性科学的方法论的意义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靳艳艳;基于个体属性的人类社会群体网络演化模型的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4 贺登高;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陆军一体化作战模型分析与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5 韩旭芳;基于开放API的电子商务个性化服务推荐研究[D];石家庄铁道大学;2011年
6 杨晶晶;Swarm模型突现行为特征分析及判定方法[D];重庆邮电大学;2011年
7 孙尊涛;基于多Agent的企业生态群落仿真研究与实现[D];复旦大学;2011年
8 乐康;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电信企业适应性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2年
9 景方;城市发展模型的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3年
10 张凡;基于复杂适应性的城市地价趋势仿真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41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741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