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文论若干问题辨识——兼及中国文论重建
本文关键词:当代西方文论若干问题辨识——兼及中国文论重建
【摘要】:在充分肯定当代西方文论对中国文论建设产生的积极影响的同时,有必要对当代西方文论本身进行辨析,考察其应用于中国文艺实践的有效性,并最终思考中国文论的重建问题。当代西方文论的主要局限有:脱离文学实践,用其他学科的现成理论阐释文学文本、解释文学经验,并将之推广为普遍的文学规则;出于对以往理论和方法的批判乃至颠覆,将具有合理因素的观点推延至极端;套用科学主义的恒定模式阐释具体文本。当代西方文论生长于西方文化土壤,与中国文化之间存在着语言差异、伦理差异和审美差异,这决定了其理论运用的有限性。中国文论建设的基点,一是抛弃对外来理论的过分倚重,重归中国文学实践;二是坚持民族化方向,回到中国语境,充分吸纳中国传统文论遗产;三是认识、处理好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的关系问题,建构二者辩证统一的研究范式。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当代西方文论 中国文论重建 中国文学实践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以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为节点,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开始在中国产生影响,并逐渐演变为显学,受到学界的高度推崇。文艺理论研究言必及西方,西方文艺理论成为评价和检验中国文学艺术实践的标准、文艺理论建设的基本要素。当下,我们面临一个难以解脱的悖论:一方面是理论的泛滥,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曹顺庆;;唯科学主义与中国文论的失语[J];当代文坛;2011年04期
2 陆贵山;;现当代西方文论的魅力与局限[J];外国文学评论;2008年02期
3 姚文放;;从文学理论到理论——晚近文学理论变局的深层机理探究[J];文学评论;2009年02期
4 孙绍振;;文论危机与文学文本的有效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5 金惠敏;;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民族化异议[J];文学自由谈;198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琦;;清代文言小说女性形象“陌生化”审美效果[J];蒲松龄研究;2007年03期
2 宋华伟;;创作与接受的互动——从接受理论视角分析《聊斋志异》创作过程之独特性[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3 樊庆彦;;论《聊斋志异》的娱乐功能[J];蒲松龄研究;2011年01期
4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5 金彦,张丽;从接受美学看电视受众参与[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6 张旭;探析杰姆逊后现代美学理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7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袁文彬;;马克思主义语言哲学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李明;;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与大众文化[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10 周方珠;;论元散曲翻译中的模糊再现[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申华;;积极构建下的消极颠覆——女性主义视角看刘易斯的《大街》[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周计武;;作为美学范畴的怪诞[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倍雷;徐立伟;;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审美教育研究[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吕尚彬;;后现代广告:人本观广告的新形态[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5 王丽;;技术中的符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张立群;;历史的“观念”、“叙述”及其他——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A];“中国当代文学史:历史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普珍;;葫芦文化:释“壶”中之福[A];葫芦·艺术及其他[C];2007年
8 彭辉;;从多维视角为文学翻译中的“误读”正名[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江丹;;从女性主义视角比较艾米莉·迪金森与李清照的写意人生[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梁晓景;;月宫“白兔捣药”神话新诂[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崔绍怀;中国鲁迅《野草》研究史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波;“第三代”诗歌论[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闻婧;古代青铜器纹饰与传统建筑彩画纹饰的语义探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连青;后现代广告设计语言的风格及其操纵性[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3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孙方旭;论汪立三钢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蕴“层次观”[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李湘;论虹影小说的河流意象[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传君;思想政治教育文本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高皓s,
本文编号:7670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767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