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李白诗歌翻译陌生化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2 04:02

  本文关键词:李白诗歌翻译陌生化效果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李白 陌生化策略 诗歌翻译 审美


【摘要】: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与其他文学形式相比,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不仅仅体现在形式上,更体现在内容上。所以译者在做相关翻译时遇到的困难也会比较多。因此,为了能够对诗歌和翻译有一个比较透彻的理解,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就不得不使用相应的翻译策略来应对。译者的工作就不再仅仅是翻译了,有时也要进行必要的美化和装饰,这也正是诗歌翻译需要达到的境界。 就本文来说,作者试图通过比较研究李白诗歌翻译中的陌生化。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有“诗仙”之称,可见其在用诗歌表情达意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鉴于李白在中国诗歌界享有盛名,本文将就其所写诗歌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和文本的论据。当然,李白一生写了很多广为人知的诗,如何从中选择比较适合本文需要的研究对象就变得尤其重要了。在选择诗歌方面,作者也对其中许多其优秀作品作了阅读和欣赏,而最终选为本文范例的诗也经过了作者的再三考虑。 在翻译研究领域,有很多翻译策略被大家所熟知。那通过对同一首诗的不同英语版本的比较和对比,作者试图与读者探讨哪一版本更加符合读者的期待和需要。诗歌及其翻译若满足了读者对诗歌的审美要求,那么该版本将被读者轻松接受,否则则不然。陌生化作为诗歌创作者和译者经常使用的翻译策略之一,一直以来就被大家所重视。本文将就其概念、本质和在李白诗歌中字、词、句和修辞层面的使用作一个较全面和细致的分析。陌生化赋予诗歌以灵性,让诗歌更加符合读者的审美需求,同时也点缀了译作的形式和内容。为了了解诗歌及其翻译如何在各个层面实现其陌生化效果,作者将引用多首李白的诗歌和不同翻译版本来进行研究和探讨。 陌生化理论在本文中的运用让读者对李白的诗歌有了多元化的理解,尤其是国外读者。如果其译作将可以像原作一样被读者所欣赏和接受,诗歌的美学功能也将在读者想象中被再现。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这些诗歌,提高诗歌翻译的质量,希望能对翻译策略有一定研究作用,同时也希望李白诗歌中展现的中国文化得到广大读者的接受,满足其审美需要。
【关键词】:李白 陌生化策略 诗歌翻译 审美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H315.9;I04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10-12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12-18
  • 2.1 Studies of Defamiliarization in translation12-14
  • 2.2 Chinese poetry translation14-15
  • 2.3 Translation of Li Bai's Poetry15-18
  • 2.3.1 Li Bai and His Poetry15-16
  • 2.3.2 An Overview on Translation of Li Bai's Poetry16-18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thesis18-29
  • 3.1 Defamiliarization18-24
  • 3.1.1 Shklovsky's Definition of Defamiliarization18-21
  • 3.1.2 Nature of Defamiliarization21-24
  • 3.2 Application of Defamiliarization in Poetry Translation24-29
  • 3.2.1 Words and Phrases25
  • 3.2.2 Syntax25-27
  • 3.2.3 Figures of Speech27-29
  • Chapter Four The ANALYSIS of Defamiliarization in Li Bai's PoetryTranslation29-56
  • 4.1 In Terms of Poetry Translation29-49
  • 4.1.1 At the Level of Text Type29-37
  • 4.1.2 At the Level of Words and Phrases37-43
  • 4.1.3 At the Level of Syntax43-47
  • 4.1.4 At the Level of Figures of Speech47-49
  • 4.2 In Terms of Aesthetic Preference49-51
  • 4.3 In Terms of Readers' Appreciation51-56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56-64
  • 5.1 A Summary of Major Findings56-59
  • 5.2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59-63
  • 5.3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Studies63-64
  • Bibliography64-66
  • Acknowledgements66-67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琳;张春柏;;文学翻译审美的陌生化性[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本文编号:7762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7762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c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