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讽的理论内涵与美学意义
发布时间:2017-09-03 14:12
本文关键词:反讽的理论内涵与美学意义
【摘要】:反讽是西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中的一个关键词和重要范畴之一。反讽的概念确立下来是经过了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古希腊时期开始一直到18世纪以前,反讽基本上都是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策略,发展比较缓慢,但是几经沉浮,反讽的概念始终未曾泯灭。至18世纪到20世纪,反讽理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德国浪漫主义、英美新批评派的反讽理论让反讽迎来了本质性的反讽时代,首次正式开始作为一种美学方式及人类生存方式出现在学术理论中。随后兴起的后现代的反讽理论,更是将反讽的触角延伸到人类文明及日常生活的态度上。反讽的形式多种多样,从理论上说,它又仍然在发展之中。自古以来,给反讽下个准确定义都是一件较困难的事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研究它,,而且恰恰是提供了研究它的多种可能性。 本文首先从反讽的词源学考查入手,探究反讽是如何出现,并将反讽概念与幽默、讽喻、隐喻、说谎这些具有有类似用法的概念进行比较分析,以达到对反讽清楚的认知。其次,分析反讽的主要历史流变,挑选出历史上对反讽概念起到最重要影响的德国浪漫主义派、英美新批评派和后现代的反讽理论,从这三个阶段进行阐释,力求揭示反讽从一种主要的修辞手段上升为美学和生存论意义这其中的重要变化历程。再次,在对反讽内涵流变进行历史追溯的基础上,分离出其基本因素、特征和分类,以标示出反讽在当代的漂流趋势。最后,就是反讽的美学意义和理论价值,在21世纪的今天,反讽已经渗透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更好地认识反讽,用超然反讽的态度对待人生,是一种智者的行为,也成为了一种高尚的追求。
【关键词】:反讽 理论内涵 美学意义 词源 历史流变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0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2
- 0.1 研究综述8-10
- 0.1.1 国外研究概况8-9
- 0.1.2 国内研究概况9-10
- 0.2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10-12
- 1 反讽的词源学考察12-16
- 1.1 反讽概念的探源12-14
- 1.2 反讽概念的比较分析14-16
- 1.2.1 反讽与幽默14
- 1.2.2 反讽与隐喻14-15
- 1.2.3 反讽与讽喻15
- 1.2.4 反讽与说谎15-16
- 2 反讽的历史流变16-30
- 2.1 德国浪漫主义反讽16-22
- 2.1.1 产生背景16-19
- 2.1.2 德国浪漫主义反讽理论19-22
- 2.2 新批评派反讽22-26
- 2.2.1 产生背景22-23
- 2.2.2 新批评派反讽理论23-26
- 2.3 后现代反讽理论26-30
- 2.3.1 保罗·德曼的反讽概念26-27
- 2.3.2 罗蒂的自由反讽概念27-30
- 3 反讽的基本理论内涵30-43
- 3.1 反讽的特点30-35
- 3.1.1 批判性30-31
- 3.1.2 保守性与对抗性31-33
- 3.1.3 情感性与意向性33-35
- 3.2 反讽的发生35-39
- 3.2.1 反讽需要话语共同体35-37
- 3.2.2 反讽需要语境37-39
- 3.3 反讽的分类39-43
- 3.3.1 反讽的基本类型39-40
- 3.3.2 反讽的修辞手法类型40-41
- 3.3.3 反讽的表现方法类型41-43
- 4 反讽的美学意义与实践价值43-47
- 4.1 反讽的美学意义43-46
- 4.1.1 反讽的修辞学意义43
- 4.1.2 反讽的叙事学意义43-44
- 4.1.3 反讽的批评学意义44
- 4.1.4 反讽的美学意义44-46
- 4.2 反讽的实践价值46-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51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其学;;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反讽——克尔凯郭尔论反讽[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2期
2 R.罗蒂,孙伟平;论反讽主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3 宋一苇;;从本体论美学到生存论美学[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保罗·德·曼;罗良清;;反讽的概念[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3年00期
5 曾衍桃;国外反讽研究综观[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曾衍桃;40年反讽研究[J];学术研究;2005年10期
7 陈浩;论现代反讽形式[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8 贾越;反讽艺术的美学特征[J];浙江社会科学;1997年06期
9 宋一苇;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视域中的黑格尔与马克思[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臧运峰;新批评反讽及其现代神话[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玉刚;当代语境下的文学反讽[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7854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785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