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围城》俄译本误译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19:02

  本文关键词:《围城》俄译本误译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误读 误译 《围城》 解释学 视野融合


【摘要】:本文以中国学者、作家钱钟书先生的著作《围城》和苏联汉学家索罗金先生翻译的俄文版《围城》为主要研究材料,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汉、俄语间的误译现象进行了有限的研究。通过典型例子来总结误译产生的原因,给出相应的更正方案并提供一些避免或减少误译的对策。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从解释学和视野融合两个角度探讨了误译产生的原因,发现误读是引发误译的重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误译的定义。在参考了大量材料后,将误译分为有意误译和无意误译两大类。第三章包含了从原、译本中找到的近70例误译实例,对这些例子错误之处的分析以及参考译法。第四章总结了误译的对策及启示。只要译者不断培养和增强两种文化意识,自觉运用比较的方法,注重语言的异同,建立正确的翻译观,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误读和误译。
【关键词】:误读 误译 《围城》 解释学 视野融合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H35;I04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11
  • 一、研究目的6-7
  • 二、研究意义7-11
  • 第一章 误译概述11-22
  • 第一节 误译的定义11-13
  • 第二节 误译的分类13-15
  • 第三节 误译生成的原因15-22
  • 一、客观原因15-16
  • 二、主观原因16-22
  • 第二章 《围城》俄译本中典型误译分析22-53
  • 一、因译者翻译时的疏忽、大意造成的误译。22-28
  • 二、对原文理解不到位造成的误译。28-34
  • 三、对原文的误解或误释导致的误译,,如将原文中的一个词的意思理解为另一个 词的意思。34-37
  • 四、译者对语境把握不足而造成的词汇义项选择错误。37-39
  • 五、忽视词义的内涵与外延造成的误译。39-41
  • 六、缺乏语篇内容分析导致的误译。41-43
  • 七、选词不当造成的表达错误。43-44
  • 八、没有运用翻译理论与技巧造成的误译。44-45
  • 九、背景知识不清导致的误译。45-46
  • 十、形态错误导致的误译。汉译俄时在名词的数和动词的时、体等方面出错。46
  • 十一、过分强调忠实度的死译导致的误译。46-47
  • 十二、多种因素综合导致的误译。47-53
  • 第三章 误译现象启示53-55
  • 结语55-56
  • 语料56
  • 工具书56
  • 参考文献56-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凤瑛;;企慕情境在《围城》中的体现[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薛平;;《围城》中比喻修辞用法及功能解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8期

3 杨容萍;楚军;;关联理论下的交际失败分析——案例《围城》[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8期

4 咸婧;;论《围城》中的知识女性形象[J];青年文学家;2011年15期

5 杨山青;;《围城》英译本幽默翻译的文化透视[J];作家;2011年14期

6 伍志伟;;论《围城》英译本社会方言的失误[J];文教资料;2011年16期

7 王幸;;关联理论下的幽默翻译一对《围城》英译文的个案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年08期

8 陈莹;;功能对等视角下《围城》修辞格的翻译研究[J];文教资料;2011年22期

9 文军;郝淑杰;;国内《诗经》英译研究二十年[J];外国语言文学;2011年02期

10 彭树福;;钱钟书小说《围城》中道具的写作意义[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围城》内外[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程致中;;《围城》主题新说[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3 吴文星;;浅议鸠摩罗什的《维摩诘经》译本比其他译本更为流行的原因[A];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李志明;周X;;《围城》与新时期文学[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5 罗桂英;万华;;名著重译在于超越——对《汤姆·索亚历险记》新旧译本的比较[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马钧;;《围城》人物命名漫笔[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7 王鹏;;浅谈对培根论述文体的翻译的忠实性及原作风格的再现——评价of marriage and single life两个中文译本[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8 余燕;;《涉江》英译研究[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林凤来;;《围城》中的幽默比喻及其英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吴昌红;;一座精神堡垒 两种小说形式——《小世界》与《围城》之比较[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非;慎待翻译本土化[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

2 杨绛;写在《围城》汉英对照本之前[N];中华读书报;2003年

3 止庵;重温《围城》[N];中国文化报;2002年

4 江帆;开启灵活多样的译介方式[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邵斌;“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双鱼一生;事如春梦了无痕[N];中国邮政报;2005年

7 山东 仵从巨;新异的译本与令人尊敬的翻译家[N];社会科学报;2004年

8 记者 邓丹;有人出书破解《围城》之谜[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何晓晴;新中基上演新《围城》[N];中国经营报;2000年

10 余中先;重译与合译中的利弊[N];人民日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泳准;《三国志》今译与古汉语专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夏云;基于语料库的英汉翻译小说常规化研究:历时的视角[D];山东大学;2010年

3 高娃;《蒙古源流》蒙古文满文汉文宫廷本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杨健;论西方建筑理论史中关于法则问题的研究方法[D];重庆大学;2008年

5 奚念;翻译在外国文学经典建构中的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陈琳;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说书套语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汤(竹君);中国翻译与翻译研究现状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项东;工商管理教材汉译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李虹;《红楼梦》诗词英译移情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吴s

本文编号:7867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7867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0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