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艺术与中国当代文学
发布时间:2017-09-05 07:29
本文关键词:视觉艺术与中国当代文学
【摘要】:在世纪之交的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当代文学由于没有主动的根据时代的变化做出调整,而被逐步边缘化,失去了曾经在精神文化领域的支配地位,,而视觉艺术借助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成果,迅速崛起,已经牢牢地占据了公众视野的中心,图像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和思考的主要方式,在我们已经处于视觉艺术时代的这个前提下,中国现当代文学应该如何处理与视觉艺术的关系,实现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本文着眼于视觉艺术的特点分析了其对中国当代文学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指出中国当代文学应该警醒,适时地做出调整;另一方面,也通过视觉艺术和中国当代文学各自的优势劣势的分析指出视觉艺术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在面对视觉艺术的冲击时没有必要恐慌,而应该借助视觉艺术的形式实现中国当代文学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 论文以视觉艺术与中国当代文学的关系为脉络,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对视觉艺术进行了概念界定,并动态的介绍了视觉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国当代文学发生的冲突,凸显了文学所面临的危机。第二部分通过对中国当代文学自身的优势和问题的分析得出视觉艺术与中国当代文学必将共存的结论。第三部分论述中国当代文学在新世纪如何通过对自身的调整实现与视觉艺术的融合共赢。
【关键词】:视觉艺术 中国当代文学 冲突 融合
【学位授予单位】:华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206.7;J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引言7-11
- 第一章 视觉艺术与中国当代文学:冲突不可避免11-19
- 第一节 视觉艺术对中国当代文学生存空间的挤压11-15
- 一、 对社会资源的争夺12-13
- 二、 文学的边缘化13-14
- 三、 对文学传统产业链的冲击14-15
- 第二节 视觉艺术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观念的颠覆15-17
- 第三节 视觉艺术对中国当代文学的疏离17-19
- 第二章 视觉艺术与中国当代文学:共存必将继续19-30
- 第一节 视觉艺术无法取代文学19-22
- 一、 诗意的文学语言19-21
- 二、 独特的艺术创作理念21-22
-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2-26
- 第三节 文学为体,视觉艺术为用26-30
- 第三章 视觉艺术与中国当代文学:融合共赢30-47
- 第一节 视觉艺术的发展推动通俗文学向主流回归31-36
- 第二节 视觉艺术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市场环境36-42
- 第三节 视觉艺术的发展更新文学的观念42-44
- 第四节 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与国家软实力的构建44-47
- 结论47-49
- 参考文献49-51
- 致谢51-53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舒晓鸣;谈凌子风新时期的电影改编[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林爱民;;《活着》:小说、电影及其他[J];电影文学;2007年11期
3 桑地;电影改编与审美转换[J];电影艺术;2000年06期
4 余纪;论鲁迅小说的电影改编[J];电影艺术;2000年06期
5 孟中;文学改编:一次特殊的电影心理活动[J];电影艺术;2004年02期
6 许波;从语言艺术到视听艺术 论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J];电影艺术;2004年02期
7 阎可嘉;小议电影改编的几个问题[J];电影艺术;2004年02期
8 何希凡,谭光辉;电影对文学名著改编的困境与出路——影视文化的发展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接受研究之二[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9 张江元;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梁振华;时代的双重奏——初探新时期中国文学与电影的互映互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01期
本文编号:7966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796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