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评论、干预以及评论干预:辨析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7-09-27 19:19

  本文关键词:评论、干预以及评论干预:辨析与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干预 评论干预 显性 隐性


【摘要】:评论、干预以及评论干预是叙事学研究的三个重要概念,但目前学术界在这三个概念的运用上存在模糊之处。干预除了评论这一实现途径外,还有其他多种实现途径,如引入潜在读者或叙述接受者。评论和干预虽然都存在显性和隐性之分,但二者的判断标准不一,前者以其解读是否需要借助文本内外的语境为标准,后者以叙述者是否打破故事进程为标准。评论干预是任何通过评论或解释实现的叙述者干预,其评论或解释的对象既可以是叙述内容,也可以是叙述形式。评论干预有显隐之分,隐性评论干预对于现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意义,应引起学界更多关注。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评论 干预 评论干预 显性 隐性
【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文学叙述的评论干预研究”(12WX29)
【分类号】:I02
【正文快照】: 叙事是人类永恒的社会活动,无论是口头叙事还是书面叙事,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叙述者的主观性。任何叙事文本的产生,都是由叙事主体在叙事过程中以明确的自我意识对事件进行选择和加工的结果。没有叙述者的自觉行为,通常状态下的客观故事事件不可能成为叙事文本。叙述者在叙事时总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建章;论《聊斋志异》“弄假成真”的艺术技巧[J];蒲松龄研究;2003年04期

2 邹宗良;;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聊斋志异·娇娜》篇创作心态探析[J];蒲松龄研究;2008年01期

3 王军明;;《凤阳士人》情爱模式的叙事伦理学诠释[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4 孙慧;;安贝托·艾柯的小说叙事策略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5 王达敏;《徽商》:面对历史叙事[J];安徽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6 洪增流,管建明;叙事角度中的传统和现代意识[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7 周涛;论鲁迅小说中第一人称叙事的可靠性[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兰珊;;神话型理想面对现实的执着追问——试析《堂吉诃德》中镜子-本文的指示作用和主要本文的寓意[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9 高明玉;;洛丽塔:一朵无意识浇灌出的“镜中花”[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王中;论《啼笑因缘》的多重趣味组合[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林珍;;《远山淡影》中的不可靠叙述与读者解读[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蒋红艳;徐晓杰;;修辞性叙事理论框架中交流模式研究[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戴方方;;《最蓝的眼睛》的多文本叙事结构和多元叙述视角[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孙素茶;;喜剧形式下的悲剧内涵——解读马克·吐温的《苦行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阙诗涛;;《红字》前言创作的真实目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礼牡;;试析《押沙龙,押沙龙!》的叙事特色[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魏晓红;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赛力克布力;论新时期哈萨克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佳;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建波;逆游的行魂[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绍杰;《名利场》叙事技巧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路晓辉;史蒂文森主要小说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淑玲;从叙事学角度看译者在小说翻译中的角色[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向静;抗战新闻漫画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高岛;论索尔·贝娄短篇小说中的叙事伦理[D];湘潭大学;2010年

6 刘雪花;论《白鲸》中人与自然的关系[D];湘潭大学;2010年

7 赵秀娟;从叙事学角度看古代叙事诗的英译[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魏秋华;论动画电影的叙事伦理[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波;菲茨杰拉德小说的叙事艺术[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褚斐青;论奥斯丁小说的日常生活主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启超;;从中西情感隐显表征看诗歌翻译[J];文教资料;2011年28期

2 江守义;叙事中的评论介入[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6期

3 星舟;叙述形式的自隐性与自显性——小说叙事理论漫笔之五[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4 陈钦权;解析色彩语义[J];装饰;2003年06期

5 曾昂;;评论干预/精英意识/强权力量[J];青年文学家;2009年23期

6 闾海燕;自然美文化品性的虚拟性[J];常熟高专学报;2002年03期

7 孙绍振;论幽默逻辑的二重错位律[J];文学评论;1996年05期

8 汪正龙;文学语言的空白结构和意义生成[J];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02期

9 夏日光;具象与具象衔接[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汤文菲;试论文学作品的隐性寓意[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煜;翻译中的隐性与显性美:以霍克斯英译《红楼梦》两首诗词为例[D];中南大学;2012年

2 吕梁;《物种起源》对《艺术哲学》的双重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刘晶波;“述而不作”[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亚丽;日常生活审美化及相关文艺学问题[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9314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9314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6f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