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表达主体的自我指称意图
本文关键词:小说中表达主体的自我指称意图
更多相关文章: 自我指称 说话人 人物形象 认知图式 话语交际 现实生活 交际需要 亲疏关系 动态过程 双向互动
【摘要】:正小说中的语言表达,是现实生活中言语交际和话语表达的集中体现,浓缩和升华。这里,表达主体也就是说话主体,即说话人,是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小说中的表达主体需要不断地进行说话人自我身份的定位和构建,同时也帮助听话人勾勒其认知图示。这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说话人和听话人共同参与。因此,说话人自我指称的选择、使用和改变的过程也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当说话人带着某种特定的交际意图,自我指称的选择可以产生出恭维、贬低、激励等不同的情感效果。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文学院;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自我指称;说话人;人物形象;认知图式;话语交际;现实生活;交际需要;亲疏关系;动态过程;双向互动;
【分类号】:I054
【正文快照】: 小说中的语言表达,是现实生活中言语交际和话语表达的集中体现,浓缩和升华。这里,表达主体也就是说话主体,即说话人,是小说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小说中的表达主体需要不断地进行说话人自我身份的定位和构建,同时也帮助听话人勾勒其认知图示。这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说话人和听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琳琪;;自我指称在人物语言中的投射和移情[J];文艺争鸣;2014年03期
2 王天思;;论描述的性质及其规则——兼及悖论产生的描述根源[J];哲学研究;2007年08期
3 陈伟;陈建;;论自我指称的合理性[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4 刘书斌;;自然语言中的自我指称及意义[J];逻辑与语言学习;1991年06期
5 刘弘;;指称和指示[J];文教资料;2006年30期
6 丁和平;;悖论与“自指”[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7 杨宁芳;;悖论分类及其产生原因探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丁和平;;悖论的根源[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9 刘叶涛;;逻辑悖论与自我指称——兼评克里普克的逻辑悖论思想[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Г.Д.列文;金川;;辩证法和集合论的悖论[J];哲学译丛;198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壮虎;;自指性命题的逻辑构造[A];1993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林妹静;作为观念的“主流媒体”:以“新媒体”为参照[D];厦门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81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981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