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女性主义文论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13:19
本文关键词:西方女性主义文论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研究
【摘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西方女性主义理论传入中国,开启了这一理论模式在中国的旅行航程。当然,这其中有来自原产地的母体因子与精髓的存在,但无可否认的是,女性主义文论在横向传播与发生影响的过程中经过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碰撞磨合、中国本土妇女问题的综合制约下,不仅在形式意义上发生了变异,而且还在中国的学术土壤中不断发挥产生了增值,这就使得传入中国后的女性主义文论与西方原汁原味的女性主义文论已然大相径庭。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在历史背景、文化意识形态、学术背景三个方面差异性的具体分析,阐释了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中国必须本土化的原因,因为只有适应本国国情的理论,才能发挥出更为有效的作用。当然,女性主义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其本土化的过程中,中国的理论批评家们不断地将其创造性的借用改造,利用它进行批评实践和文学创作,使西方的女性主义理论逐步发展成为适应中国本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女性主义理论。而对西方女性主义本土化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把握中国当代的理论批评和文学创作的变化和动态,同样对于总结中外文学与文化交流的历史经验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本土化 女性 女性写作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I0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8
- 一、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8-15
- (一)关于“本土化”问题的思考8-9
- (二)西方女性主义文论在中国需要本土化的原因9-15
- 1、历史背景差异9-12
- 2、文化背景差异12-13
- 3、学术背景差异13-15
- 二、西方女性主义文论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15-22
- (一)大量的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译介16-19
- (二)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在译介之后的接受和实践19-21
- (三)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与女性写作呼应相长21-22
- 三、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本土化后的理论成果22-31
- (一)批评影响论22-26
- 1、女性主义的社会历史批评模式22-24
- 2、女性主义的文本分析模式24-26
- (二)创作影响论26-31
- 1、女性主义文论对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26-29
- 2、女性主义文论对写作方式的影响29-31
- 四、结语女性主义文论本土化的困境与反思31-34
- 注释34
- 参考文献34-37
- 后记37-38
- 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骏涛;当代中国(大陆)三代女学人评说[J];文艺争鸣;2002年05期
,本文编号:982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982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