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社会过程的法律语篇——态度纽带与人际和谐
本文关键词:作为社会过程的法律语篇——态度纽带与人际和谐
【摘要】: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范式下以个体化和评价理论为框架,探索话语个体化意义建构社会关系的运作机制。研究发现,语言的建构功能不仅受语境的制约,还受认知主体的制约。人作为认知主体,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能动性:选择合适的话语资源、建构态度、分享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态度纽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
【关键词】: 态度 个体化 人际和谐
【基金】:上海交通大学文科科研创新项目,题目为“作为社会过程的法律语篇——语篇语义学视角”,项目编号:13TS02
【分类号】:H05
【正文快照】: 1引言人类社会作为系统是一个矛盾的和谐体,既有矛盾又有统一,既有纠纷又有和解,既有相同又有相异,总是和而不同。假如人类社会只有统一和相同,人类社会将不再是人类社会,因为这样的人类社会系统没有了熵缺,从而违背了系统运作的规律。相异也是和谐体中的一个成分,在一定的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J.R.马丁;王振华;;实现化、实例化和个性化——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种层次关系[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2 王振华;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3 卜长莉;;人际和谐与社会和谐发展[J];学习与探索;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欢雨;;基于评价理论的朝核问题英语新闻报道的态度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刘娟;;基于评价理论的英语旅游广告态度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3 张明霞;;评价理论视角下的电影评论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4 贺鹏;;生命中无法承载的悲和喜——评价系统视角下《一小时的故事》中路易斯的态度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7期
5 张先刚;;追踪溯源话评价[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程微;;导游讲解语篇的人际意义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7 张先刚;;翻译研究的评价视角[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8 张先刚;;恭维语与和谐社会——积极语篇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程微;;态度的转渡——从评价理论到语篇翻译中人际意义的传达[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10 赵玲;;《老友记》中的幽默现象——基于评价系统介入理论的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邱姣;;态度系统视角下《飘》中斯嘉丽的性格特点分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项秀珍;;外交语篇中模糊限制语的人际意义——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为例[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治安;周忠杰;;词典封面广告语篇研究:一种评价视角[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宋晓舟;;《纽约时报》对华经济新闻报道的评价资源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杨传智;;试用评价理论来分析“天价切糕”事件网友的评论[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郑丹;;评价理论视角下中西大学简介的对比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邵春;英语主位化评述结构的功能语言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李枫;英语评论附加语的评价意义及其动因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李君;评价理论视角下影评的态度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韩淑英;《都柏林人》人际意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窦卫霖;中美官方话语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林超;俄汉图书辅文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8 房红梅;言据性的系统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9 于连江;多维视角下的文学翻译批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10 杨才英;新闻访谈中的人际连贯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萍;英语政治演讲的评价性分析[D];河北大学;2009年
2 许甲坤;从评价理论角度分析奥巴马在上海的演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祁芳;评价理论视角下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中的介入资源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崔粮彩;英语推销信中的评价资源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张红艳;评价理论视阈下《诗经》五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6 胡琼芳;当代流行爱情歌词中女性形象的评价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许艳婷;英语公益广告中的评价资源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王慧;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的人际探讨—评价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金娥;评价视角下的《警察与赞美诗》中索比的悲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范志红;评价理论视角下英语商业广告语篇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振华;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解正明;话语工具性及其类型分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黄莹;;我国政治话语体裁中人际意义的变迁——基于《人民日报》元旦社论的个案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冉永平;;冲突性话语趋异取向的语用分析[J];现代外语;2010年02期
4 王艳华;;从语言顺应论看委婉语的使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冉永平;杨巍;;人际冲突中有意冒犯性话语的语用分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6 杨慧玲;;语言与构建和谐社会[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35期
7 李莉;中英文道歉策略差异的统计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苏省副省长 何权;为建设新江苏营造和谐语言环境[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闻莉;中英礼貌语言的对比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2 侯海冰;不平等家庭关系中间接修正的语用策略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3 杨青;从语用学角度看结构隐喻在中国电视访谈节目中的顺应性和功能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4 方晓国;汉语反问句的顺应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937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093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