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习得“得”字补语句的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02 06:14
本文关键词:留学生习得“得”字补语句的偏误分析
【摘要】:补语是汉语独有的一种句法成分,历来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难点。而“得”字补语句更是补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结构类型多,并且有很多变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得”字补语句的本体知识进行了梳理,然后运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分析法对所收集到的留学生语料进行了偏误分析,找出留学生在习得这种语法结构时的难点以及易错点,并针对分析所得的偏误原因提供了一些教学建议。本文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对象及语料来源。第二部分为研究综述,主要对一些研究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简单介绍。其中既有本体知识的研究成果,也有一些“得”字补语句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在这一部分对“得”字补语句的本体知识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以便为后面的偏误分析部分提供理论支持。第三部分则是对所收集到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及“暨南大学留学生书面语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了偏误分析,得出了偏误类型及原因,进而提出了一些教学方面的建议。第四部分为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并且反思了研究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关键词】:“得”字补语句 句法结构 偏误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9
- 1.1 研究意义7
- 1.2 研究范围7-8
- 1.3 研究方法及语料8-9
- 第二章 “得”字补语研究综述9-24
- 2.1 “得”字补语句相关本体研究综述9-13
- 2.1.1 关于“得”字补语类型分类的研究9-11
- 2.1.2 关于“得”字补语内部分段研究11-13
- 2.2 “得”字补语相关习得研究13-14
- 2.3 “得”字补语句本体理论梳理14-24
- 2.3.1 “得”字状态补语15-18
- 2.3.2 “得”字程度补语18-21
- 2.3.3 “得”字可能补语21-24
- 第三章 “得”字补语句的偏误分析24-38
- 3.1 “得”字补语句的偏误类型24-34
- 3.1.1 缺漏24-27
- 3.1.2 误加27-28
- 3.1.3 错序28-29
- 3.1.4 误用29-34
- 3.2 偏误原因分析34-35
- 3.2.1 本体知识的复杂性与研究不足34-35
- 3.2.2 教材编排不合理35
- 3.2.3 目的语规则的泛化35
- 3.2.4 学习者自身因素35
- 3.3 对“得”字补语句的教学建议35-38
- 3.3.1 教材编写方面36
- 3.3.2 教学方面36-37
- 3.3.3 理论研究方面37
- 3.3.4 纠正偏误的策略方面37-38
- 第四章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1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41-42
- 致谢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建强;能带程度补语的动词[J];固原师专学报;1994年03期
2 马真,陆俭明;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一)[J];汉语学习;1997年01期
3 聂志平;对“得”字句传统分析的质疑[J];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4 聂志平;论“得”字句[J];天津商学院学报;1995年02期
5 鲁健骥;状态补语的语境背景及其他[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2年01期
6 王俊毅;形容词带“得”字补语的考察[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本文编号:1130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30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