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留学生习得“使”字句时的常见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09 00:06

  本文关键词:留学生习得“使”字句时的常见偏误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使”与“让/叫” “使”与“给” “对” “使”字句与“把”字句


【摘要】:“使”字句是现代汉语常用的典型致使结构之一,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点。然而,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留学生对“使”字句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他们在习得该句式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偏误。因此,本文从留学生在习得“使”字句时所出现的一系列偏误入手,选取其中几种常见的、具有类型性特点的偏误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教学对策。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章节: 第1章为绪论,包括本文的选题缘起及意义、研究综述等内容,并根据留学生的偏误率确定了本文的研究对象:“使”与“让/叫”,“使”与“给”、“对”及“使”与“把”。 第2章为“使”与“让/叫”的对比分析,从二者的语义特性及这些特性对句法成分的影响、语体风格几个角度对二者进行对比,分析留学生对二者混用的原因,并从细化致使义、句式变化几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 第3章是“使”与“给”、“对”的对比分析,从词性入手观察与它们搭配的语义角色的异同并分析了“使”作为使役动词的特殊性。除此之外,本章还着重对比了“使”、“让/叫”与可作为使役动词的“给”,分析出了“给”字句的成句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语义角色分析、移动删除句子成分及常用搭配几个方法来避免这类偏误。 第4章解决留学生“使”字句与“把”字句误用的问题。认为“把”在语义上比“使”更具有主动性,可以赋予事件等无生命的客体生命度;又从句式、词性上对二者进行了区分,提出了语义上的主动性及常用搭配等教学对策。 第5章总结了全文的观点,指出了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19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守信;廖秋忠;;汉语使成式的语义[J];国外语言学;1991年03期

2 郭燕妮;;致使义把字句的句法语义语用分析[J];汉语学报;2008年01期

3 全裕慧;使动"义的"动词+结果补语"结构的教与学[J];汉语学习;1999年05期

4 何元建,王玲玲;论汉语使役句[J];汉语学习;2002年04期

5 邵敬敏,赵春利;“致使把字句”和“省隐被字句”及其语用解释[J];汉语学习;2005年04期

6 周红;;汉语致使问题研究动态[J];汉语学习;2005年06期

7 张豫峰;;关于现代汉语致使态的思考[J];汉语学习;2007年06期

8 张豫峰;郑薇;;现代汉语表致使态的使成句分析[J];汉语学习;2008年04期

9 金奉民;;致使结构的语义角色[J];汉语学习;2011年05期

10 陈昌来;论现代汉语的致使结构[J];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本文编号:11594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1594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6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