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第七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2018-01-28 02:25

  本文关键词: 华中师范大学 国际学术讨论会 汉语语法 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 语言研究所 会议 中国台湾 出处:《汉语学报》2014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第七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13年10月12—13日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与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主办,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承办,商务印书馆协办。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和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及大陆的70余名学者出席了会议。
[Abstract]:The 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rammaticalization of Chinese was held at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from 12 to 13 October 2013. The conference was held by the Institute of languages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Organized by the Center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The Center for language and language Education at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co-organized by the Commercial Press, was attended by more than 70 scholar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Singapore and Taiwan, Hong Kong, Macao and mainland China.
【分类号】:H146-2
【正文快照】: 第七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13年10月12—13日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与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主办,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承办,商务印书馆协办。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和中国台湾、香港、澳门及大陆的7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六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征集论文[J];当代语言学;2011年01期

2 ;“第六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征集论文[J];方言;2010年04期

3 潘晓军;姚小鹏;;第五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上海举行[J];汉语学习;2009年05期

4 潘晓军;姚小鹏;;第五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上海举行[J];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04期

5 赵茗;首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南开大学召开[J];当代语言学;2001年04期

6 ;“第四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征集论文[J];古汉语研究;2007年01期

7 ;第四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征集论文[J];中国语文;2007年01期

8 ;“第六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征集论文[J];民族语文;2010年05期

9 本刊记者;;第六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征集论文[J];语言科学;2010年06期

10 ;第五届汉语语法化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征集论文[J];中国语文;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满福;;从《汉语语法论》两个版本看高名凯汉语语法理论的变化[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2 刘韶军;;《说文解字约注》学术价值初探[A];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周国辉;隋虹;;语言语境语法化作用的英汉语对比分析[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姜望琪;;中西语言研究传统比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刘敏;张旗;;《左传》语法现象例析[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曹跃香;;与“词缀”有关的术语使用情况考察[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史有为;;此词类与彼词类——从高名凯先生词类理论谈词类[A];高名凯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纪念高名凯先生诞辰100周年论文集[C];2011年

8 王玉婷;;现代汉语受事主语句研究综述[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家治;陈永明;蔡山;;机器理解古汉语[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10 董程英;孙广增;;汉语标点符号的用法与文献著录中的标点符号[A];学报编辑论丛(第二集)[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晓方 通讯员 丁铱;语言文字工作与时俱进[N];湖北日报;2006年

2 史金生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现代汉语描写语法》:百年汉语语法成果的全面总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姚小平;传教士语言学的功过得失[N];中华读书报;2011年

4 记者 瞿凌云 通讯员 刘中兴;全球上演汉语热[N];长江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丰捷;看语言怎样影响生活[N];光明日报;2010年

6 郭扶庚;树立民族语言自豪感[N];光明日报;2007年

7 记者 韩晓玲;湖北对外汉语教学热起来[N];湖北日报;2006年

8 省民委政法处原处长 王惠良;在布依族聚居区推行布依文 对发展教育事业意义重大[N];贵州民族报;2008年

9 李茂;斯德哥尔摩孔子学院执教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10 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孔子学院教师 赵万勋;口语能力的训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银贞;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法的困难和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宋桔;《语言自迩集》的文献和语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柏寒夕(Michael Bauer);德国汉学家甲柏连孜(Georg von der Gabelentz)《汉文经纬》(Chinesische Grammatik)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4 赵国军;现代汉语变量表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扎亚;汉蒙教育类成语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周卫华;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动宾语义搭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英俊;对越汉字教学法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兴兵;中国医患门诊会话的语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肖任飞;现代汉语因果复句优先序列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洪小熙;汉韩双向语言教学解难[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雪萍;英国传教士窦乐安《汉语语法自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2 阮克雄;指示代词“这/那”汉越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 曹明明;词汇—语法视角下汉语语法的细颗粒度描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4 邓烨杏;论汉语主观性特点与其西式语法之间的矛盾[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5 阮香草;轻重音在留学生学习汉语语法中的作用及其偏误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曾少波;“没有VP之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秋永善;韩汉量词对比[D];延边大学;2006年

8 闻广益;汉语与日语量词的对比[D];北京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王宇波;小句视点下的动宾超常搭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策日玛;汉语述补结构在蒙古语中的对应形式[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69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469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e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