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新时期大学生语文素养的偏废及匡正

发布时间:2018-02-25 07:20

  本文关键词: 大学生 语文素养 偏废 匡正 出处:《语文建设》2012年1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民族和个人传承历史文化及完善自我认识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在西方强势文化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大学生的语文素养暴露出诸多偏废迹象,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乃至民族的文化传承,应当予以重视。
[Abstract]:Language and writing is an important way and carrier for a country, nation and individual to inherit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improve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Today,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globaliz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trong Western culture and utilitarianism, College students' Chinese literacy reveals many signs of bias, which affects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and even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the nation, which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分类号】:H19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贞福;谈“语文素养”[J];语文建设;2003年04期

2 常月华;;大学生语文能力现状调查与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梅;;少数民族地区开展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困难与实施策略——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为研究个案[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2 晏本秀;;试论中学语文的创新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3 刘善华;王柏秋;;新课改落实素质教育必须解决的四个矛盾[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朱军玲;;做一个有魅力的汉语文老师[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蔺焕林;;对话型语文课堂教学初探[J];才智;2009年20期

6 朱玉贞;;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有效利用率[J];成才之路;2011年36期

7 龙梅;;有效发挥命题作文的积极作用[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07期

8 杨泉良;;语文课程跨学科学习原理及对价值观培养的意义[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6期

9 杨泉良;;写作教学中人文精神缺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杨泉良;;试论新课标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应变与缄默[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淑葆;;实践活动与口语交际[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皇友衍;中越两国初中语文教科书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叶丽新;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慕君;阅读教学对话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孙慧玲;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编制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何强生;语文探究性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杨晓;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的传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陈隆升;语文课堂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勇;论语文课程的实践品格[D];西南大学;2010年

10 胡虹丽;坚守与创新:百年中小学文言诗文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云亮;小学语文教师胜任力模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冬;积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功能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玲;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提高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4 徐亚英;中学作文整体化教学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5 王业干;新课标背景下中学说明文教学的思考[D];苏州大学;2010年

6 骆亮亮;苏教版初中教材读写结合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曹隽;以案例教学提升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实践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仇恒榜;高中现代散文阅读教学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文;论媒介素养教育与高中语文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丽萍;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巢宗祺;关于语文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话(一)[J];语文建设;2002年07期

2 常月华,缑瑞隆,杨智磊,王民宪;关于河南省非师范类高等学校普通话使用情况的研究报告[J];语言文字应用;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崔梦楼;;诗文用典鉴赏与大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J];职业时空;2007年01期

2 唐光辉;;大学生语文素养提高途径探析[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王铁红;;网络时代大学语文教学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J];教育与职业;2008年24期

4 景玲;;浅说高职语文教学的多元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年04期

5 桑哲;鲁国尧;;提高语文素养 重视母语教学——访南京大学中文系鲁国尧教授[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年04期

6 朱琳;;加强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桑哲;;关注人文教育 提高语文素养——访华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方智范教授[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年04期

8 吴国庆;;浅谈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的《大学语文》教学[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陈捷;;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J];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10 刘楚群;尹钟宏;;大学生语言修养的提高与现代汉语教学新思路[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游来林;;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写作教学中的一种探索[A];贵州省写作学会2010年遵义县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毕世响;;语词联想测验的理论意义,实际操作和运作机制的分析[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3 常江;;大学生应用写作学习难点及对策研究一:语言转换[A];贵州重庆河北海南四省市写作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甘祺庭;;有用 有味 有得——我的大学语文教学[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5 张鸾清;;科技论文写作浅说[A];四川高校学报编辑文集[C];1989年

6 彭聃龄;郭德俊;张素兰;;同一性判断中汉字信息提取的初步研究[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7 许葵花;;认知语境的语义阐释功能——多义现象中认知语境的有声思维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8 王静敏;;关于构架高师学生听说能力训练序列的探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实验》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编号10534011)[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9 彭军;;增加学生汉语词汇量的对策研究[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彭瑞祥;陈永明;;汉语语义记忆提取的初步研究[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翟帆;百名外国大学生来华竞赛汉语[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缪迅;大学生中文教育必须进一步得到重视[N];语言文字周报;2007年

3 缪迅;让汉语通行天下:还需百万大学生踊跃参与[N];语言文字周报;2006年

4 本报评论员 马蔚;不过度忧虑,,也不消极对待[N];工人日报;2005年

5 刘丹 滕育栋;透视汉语“内冷外热”的尴尬[N];中国文化报;2006年

6 陈澍;大学语文课:人文素质教育的助推器[N];光明日报;2007年

7 金姝邋李林岩;汉语桥决赛在长开幕[N];吉林日报;2007年

8 程刚;北京奥运会助推汉语热[N];科技日报;2008年

9 张江琴;浅谈语言的积累与运用[N];九江日报;2010年

10 雷振岳;汉语要自救 更要自醒自尊[N];中国改革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金立;合作与会话——合作原则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霞;汉维大学生道歉策略跨文化语用对比[D];新疆师范大学;2004年

2 向发意;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程艳芳;中美大学生议论文中的话语标记语对比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赵静;大学生语言文字应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静;大学生校园常用称谓初探[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6 赖勇强;大学生阅读的性别偏好[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蕾;大学生称呼语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盛群伟;服务型高职院校学生语文素养目标及教学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悦;大学生日常用语中性化的趋势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崔绍忠;基于网络的大学生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5335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5335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2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