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域理论视阈下刻意曲解语用功能的补救方法
本文关键词: 语域理论 刻意曲解 语用功能 补救方法 出处:《广西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交际过程中,一方面,如果没有使用恰当的刻意曲解,比如出现了不合适语旨或语场的刻意曲解,会产生负面效果,补救不恰当的刻意曲解方法有两种,即非语言补救方法和语言补救方法。另一方面,有些刻意曲解不用补救,或者有些刻意曲解已经产生了负面效果,补救已无济于事,即"零补救",零补救方法主要有三种,即防备型的零补救方法、幽默型的零补救方法、已产生负面效果的零补救方法。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on the one hand, there are two ways to remedy improper deliberate misinterpretation, such as improper tenor or deliberate misinterpretation of the field. That is, non-verbal remedies and verbal remedies. On the other hand, some deliberate misinterpretations do not require remedies, or some deliberate misinterpretations have produced negative effects, and remediation is of no use, that is, "zero remedies". There are three main types of zero remedies. That is, the defensive zero-remedy method, the humor zero-remedy method, has produced the negative effect zero-remedy method.
【作者单位】: 玉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201010LX437)
【分类号】:H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杜宜恒;;刻意曲解的语用功能质疑与补救[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2期
2 汪少华;语域理论新探[J];山东外语教学;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头姣,范武邱;文学翻译中的语域选择:文化视角[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黎晓伟;;语域视野下的翻译策略[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3 郑梅;;语域理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黎晓伟;;语域对语篇写作策略的影响[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5 赵华;;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看英语毕业论文的语言选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赵速梅;范珂;;语域三要素与影视翻译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曾艳山;;语域理论对刻意曲解的诠释[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8 谢新云;戈玲玲;;文学翻译中的语境和语域[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银利平;;语域理论对少年闰土的分析[J];考试周刊;2008年39期
10 杜宜恒;;刻意曲解的语用功能质疑与补救[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伟;对话语域下的课堂提问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孙瑶;系统功能语法与俄语语篇连贯性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红霞;语域标志与翻译对等[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赵志梅;语域及其元语言功能的体现——医学案例报告的对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林玲;英语体育新闻的语言特色及其翻译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4 陈晓琴;语域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D];广西大学;2005年
5 翟娜;语域理论在《京华烟云》汉译中的应用[D];天津理工大学;2007年
6 王宇波;小句视点下的动宾超常搭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晓瑛;《红楼梦》人物形象在译本中的再现从语域分析角度研究小说对话的翻译[D];四川大学;2007年
8 兰翔英;商务信函的语域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周喜阳;英文硬新闻标题语言特征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10 张兵;语域视角下的英语新闻汉译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方传余;王蒙;;会话幽默中的曲解策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孙亚;也谈刻意曲解[J];外语研究;2005年02期
3 刘艳秋;;语用误解与刻意曲解[J];外语研究;2006年01期
4 汪少华;语域理论新探[J];山东外语教学;2000年02期
5 何自然,申智奇;刻意曲解的语用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3期
6 何兆熊,蒋艳梅;语境的动态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齐珂;;小议「だから」的语用功能[J];日语知识;2011年08期
2 王影;朱妮娜;;“你别”的语法功能研究[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06期
3 李桂真;;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对口语教学的启示[J];青年文学家;2011年11期
4 李丹;;语码转换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能[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陈s,
本文编号:1551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551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