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课堂教学的非言语行为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08 22:20
本文选题:言语行为 切入点:非言语行为 出处:《暨南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近年来,教师课堂非言语行为特点及其在汉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量研究主要从经验和思辨角度探讨了教师的课堂非言语行为的重要性。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10位中国籍赴泰国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和105名泰国本土学生(12岁—18岁)进行调查。调查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过程中以下几个方面:目光、面部表情,空间距离,语调、语速、音量等副语言以及身体姿势。调查发现,由于当前教师自身对非言语性认识的匮乏,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以及整个培训机制欠重视,使得非言语行为在泰国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对课堂非言语行为的认识度不够,存在随意性操作,,整个教育大环境对非言语行为的认识度不够等等。建议教师首先培养自己对非言语行为的认识和操控能力,发挥积极面摒弃消极面,整个教育界(高校、国家汉办)应增设非言语行为相关的理论课程或者培训课程等。本次调查结果可以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以期提高和改善留学生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Abstract]:杩戝勾鏉
本文编号:15857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585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