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再论感觉词汇及其现象意义

发布时间:2018-03-15 09:04

  本文选题:感觉词汇 切入点:现象意义 出处:《现代外语》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从经验主义的视角考察了感觉词汇及其现象意义的相关问题。基于感觉词汇的哲学考察和语言学划分,本研究发现:1)表示原型概念的感觉词汇在词汇学习上具有优先的认识论地位;2)感觉词汇具有现象意义,而且其现象意义可以经由提问What is X like?或What is it like for o to(be)X?而得以判定;3)现象意义可以用来统一地解释Frege的涵义和色彩义理论。从这个角度上看,研究现象意义可望丰富现有的语义学研究。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mpiricism,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sensory vocabulary and its phenomenological meaning. The present study finds that the sensory vocabulary of the prototype concept has a preemptive epistemological position in vocabulary learning. (2) sensory vocabulary has phenomenal meaning, and its phenomenal meaning can be obtained by asking What is X like? Or What is it like for o tobex? The meaning of phenomenon can be used to explain the meaning of Frege and the theory of color meaning in a unified way.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the study of the meaning of phenomenon can be expected to enrich the existing semantic research.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言不尽意’的哲学解读及其语义分析”(编号:09YJCZH005);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语言交流与言不尽意之关系研究”(编号:2011-113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分析哲学视域下感觉词汇的认知语义研究”(编号:12BYY11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钱冠连;语言哲学修辞论:一个猜想——西方语言哲学系列研究之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缪道蓉;英语名词化的认知功能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许之所;黄广芳;;从原型理论看多义词的形成及教学方法[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陈海叶,赵应吉;句法象似性及其对英语语法教学的启示[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赵庆红;词义聚合关系及通感现象对词汇习得的影响[J];长沙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5 王洪刚;;词的理据性和词汇习得的策略性探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李文玲;语义成分分析探微[J];外国语言文学;2004年04期

7 钟守满;Tell/inquire(告诉/打听)等动词的言语信息传递与语义认知结构研究[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唐莉玲;电影片名翻译的四个视角[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9 宋敏;浅谈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及其二者关系的应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4年01期

10 任泽湘;;语义成分分析法述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诸葛雯;华惊宇;;WordNet在隐喻判断中的应用[A];中国计算技术与语言问题研究——第七届中文信息处理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2 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周芸;新时期文学跨体式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马文;汉语会话中的照应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侯国金;语用标记等效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吕明臣;话语意义的建构:言语交际过程中主体的认知加工[D];吉林大学;2005年

8 额尔敦朝鲁;面向信息处理的蒙古语动词语义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9 于屏方;动作义位释义的框架模式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10 张磊;汉英视觉动词语法化的认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和贞;从中外隐喻研究对比看德汉成语的隐喻结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田会敏;《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儿童叙事的文体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卢志宏;[D];安徽大学;2002年

4 张义宏;论翻译等值的篇章途径[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安丰存;英语SVOC句式与汉语兼语式对比[D];延边大学;2003年

6 董平荣;合成空间理论对“绝句”文本意义构建的认知解读[D];重庆大学;2003年

7 李奉栖;运用词汇映射理论对汉语动结式结构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8 兰忠平;基于假设的英语词汇习得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9 沈凌燕;语境因素在理解话语连贯中的影响[D];东华大学;2004年

10 许厚春;[D];浙江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钱冠连;语言功能不完备原则的启示[J];外语学刊;1995年01期

2 王宾;论不可译性——理论反思与个案分析[J];中国翻译;2001年03期

3 唐述宗;是不可译论还是不可知论[J];中国翻译;2002年01期



本文编号:16153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153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8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