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的混杂性及其意义
本文选题:翻译 切入点:混杂性 出处:《外国语文》2012年06期
【摘要】:混杂性是当今跨文化研究和后殖民研究的一个重要词汇。自混杂性引入翻译理论后,混杂性为翻译的文化转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混杂性的词源和发展出发,通过分析以霍米.巴巴为主要代表的后殖民主义理论者对混杂性的定义,以此解读混杂性在翻译中的地位,以及混杂性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Abstract]:Confounding is an important word in cross-cultural and post-colonial studies.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self-confounding into translation theory, hybridity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cultural turn of translation. This paper proceeds from the etymology and development of confounding. By analyzing the definition of hybridity by postcolonial theorists represented by Homi Baba, this paper tries to interpret the position of hybrid in translation, as well as its positive and negative meanings.
【作者单位】: 四川外语学院期刊社;
【分类号】:H05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德让;;翻译与诠释学的会通——评李河的《巴别塔的重建与解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朱林;;本雅明翻译观与解构主义的形神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3 陈叶斐;;海德格尔存在论语言观与翻译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4 熊华;;跨文化的文化传译——《围城》英译本[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5 王永江;;本科翻译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问题[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熊华;;隐形的手:赞助人对翻译的操纵[J];毕节学院学报;2010年07期
7 魏家海;;宇文所安的文学翻译思想[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卢晓娟;曲芳;;杂合理论下的文化负载词汇杂合现象——以沙博理译《水浒传》为例[J];滨州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李春香;冯文坤;;后殖民视角下的中国译学研究及其反思[J];才智;2009年20期
10 姜蓓蓓;;论后殖民翻译研究中的杂合[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廖七一;;翻译研究学科发展概况(2006)[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山青;;文化构建语境下归化与异化的共存[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8年翻译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德先;文化途径翻译研究:争议与回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4 冀爱莲;翻译、传记、交游:阿瑟·韦利汉学研究策略考辨[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云雁;朱生豪莎剧翻译—影响与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刘桂兰;论重译的世俗化取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高少萍;话语伦理学观照下的委婉语传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幸洁;性别表演—后现代语境下的跨界理论与实践[D];浙江大学;2012年
9 潘艳慧;《新青年》翻译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罗朋;1930年代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政治[D];兰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艳;文学翻译中的误译问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娟超;从翻译的政治角度来看归化和异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袁真;兔鸭之谜[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金玲;权力操控下的蒙古文翻译[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张晓清;切斯特曼翻译规范视野下《飘》的中译本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乔冲;解构主义文本理论观照下的翻译主体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谢慧;从译者主体性视角探讨中国古诗词意象的翻译[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8 李莹;《第二十二条军规》黑色幽默语言特色的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玲;多元系统理论下《鲁滨孙漂流记》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付丽;林语堂《京华烟云》中的杂合性翻译[D];内蒙古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斌;概念整合与翻译[J];中国翻译;2001年03期
2 刘富丽;移就的探析及翻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李朝阳;等值英汉翻译的三个方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4 夏铭;文本意义与翻译[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束学军;浅议翻译中的语用学原则[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6 张艳新;;开启翻译之窗——论文本分析的视角[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帕丽旦·依马木艾山;排丽旦·艾拜都拉;;多义词及其翻译[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8 张凤珍;;语境在翻译中的作用[J];榆林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潘仕勋;;翻译的难题[J];出版广角;2010年07期
10 迪丽努尔·艾则孜;古丽娜尔·胡吉西;;多义词的翻译与语境[J];新疆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芳芸;;《医古文》中“死”义词语群的意义探析[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郑荣馨;;论功能域的概念[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申晓亭;;少数民族文字拉丁转写的意义与方案[A];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第十一届全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丁洁;;最切近的对等[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孙淑娟;黄国华;;“可”是不成词语素吗?——兼谈“可”的意义与用法[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郝敏;;现代汉语“不+NP”结构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建军;;从人工翻译到协同翻译[A];中国翻译人才职业发展——2009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韦忠和;;网络和翻译社区的建设[A];2010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9 董敏;;翻译管理人才[A];2011年中国翻译职业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1年
10 余祥明;;逻辑推理在翻译中的应用[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选民;翻译与中国的现代性[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萧平;浙江研讨飞白、宋兆霖翻译艺术[N];文学报;2008年
3 国际译联副主席 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 黄友义;翻译是桥梁也可能是屏障[N];人民日报;2009年
4 记者 朱侠;高度重视翻译提高外宣能力[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文敏;做一个优秀的翻译很难也很有趣[N];浙江日报;2009年
6 黄美茹;翻译市场每年以100亿元左右的速度增长[N];就业时报;2009年
7 记者 蒋国华;300部译著亮相全省翻译作品展[N];黑龙江日报;2009年
8 实习记者 邱坤;“不能一味追求成为翻译大国”[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记者 周波;我市设立翻译特色人才基地[N];成都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巴桑次仁;全区第二届翻译学术研讨会召开[N];西藏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淑敏;翻译的历史观—《独立宣言》中译本的历时共时比较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谢云才;文本意义的诠释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朱琳;译者为中心的多学科性翻译理论建构[D];南开大学;2010年
4 屈平;翻译还原:海德格尔现象学下的翻译理论[D];河南大学;2010年
5 奥其尔(Gongor Eldev-Ochir);蒙汉语颜色词之国俗语义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朱晔;翻译的模糊性特点[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7 徐莉娜;翻译中句子结构转换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周新玲;词语搭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邵军航;委婉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杜建国;语言、意向与存在[D];山西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胥君芳;论模糊语言的翻译[D];兰州大学;2006年
2 谢芸;语用预设在翻译中的意义[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唐海蓉;从功能主义理论视角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笔译教材的编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刘叶琳;评价理论在童话翻译中的应用[D];南华大学;2010年
5 毛琳茹;论戏剧翻译的“表演性”原则[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6 陈振媛;从功能翻译理论看《围城》的幽默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周雯;时代对于翻译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陈娴;从《伪君子》的两个中文译本看戏剧翻译再创造[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林爱华;改写理论关照下畅销书的翻译[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10 赵明;翻译、投影以及译者的徒劳[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6732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73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