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索绪尔符号学二元结构的合理性研究——兼谈索绪尔符号学与皮尔斯符号学的比较

发布时间:2018-03-27 22:08

  本文选题:索绪尔 切入点:皮尔斯 出处:《俄罗斯文艺》2012年01期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索绪尔符号学的二元结构特性进行了非常严厉的批评,认为它缺少第三项。至于第三项是什么,学术界却有不同的看法。通过分析索绪尔理论中的能指和所指,发现它们不同于皮尔斯的术语;通过分析皮尔斯理论的解释项,发现它其实隐含了符号本身的心理表征。两种分析表明,对索绪尔符号学二元结构特性的批评有失公允。而且,通过对两种符号理论的对比,发现索绪尔符号学与皮尔斯符号学具备理论的统一性特征。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severely criticized Saussure's dual structure, saying that it lacks a third item. By analyzing the signifiers and references in Saussure's theory, we find that they differ from Pierce's terms; by analyzing the explanatory terms of Pierce's theory, It is found that it implies the psychologic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symbol itself. Two kinds of analysis show that the criticism of Saussure's dual structure is unfair. Moreover, by comparing the two symbolic theories, It is found that Saussure semiotics and Pierce semiotic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oretical unity.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优势学科代码20110101)的科研成果
【分类号】:H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郭鸿;;索绪尔符号学与皮尔斯符号学的比较[J];中国外语;2004年02期

2 刘宇红;刘肯红;;巴赫金对话理论与子句的语义研究[J];中国外语;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韩丽丽;徐红;;俄语对话研究在中国[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7期

2 苏倩倩;;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网络流行符号[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3 张小丽;;从皮尔斯符号学角度看电影符号[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郭鸿;;语言学科间的互动推动语言学向前发展[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08年01期

5 郭鸿;;语言学科跨学科研究的实质和规律[J];外国语文;2010年02期

6 吴忠岫;;《使至塞上》的主体间性对话解读[J];文教资料;2008年21期

7 江久文;皮尔斯符号阐释观管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07期

8 郭鸿;;当今语言学与符号学的一个重大课题[J];中国外语;2006年05期

9 郭文琦;;国外三大主流符号学理论综述[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徐聪颖;论商标的符号表彰功能[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2 孙鹏;电影理论中的结构主义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司露;电影影像:从运动到时间[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韩丽丽;俄语对话语义句法结构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3 赵林娟;符号研究的文化维度[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张玲玲;语言学视域下的李锐小说创作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5 高丽娜;小学英语教材的视觉表征设计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余斌;陶艺创作及作品解读的符号化行为模式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2年

7 刘蒙蒙;模因系统和符号系统的互补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辛斌;巴赫金论语用:言语、对话、语境[J];外语研究;2002年04期

2 钱中文;复调小说:主人公与作者——巴赫金的叙述理论[J];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01期

3 钱中文;误解要避免,“误差”却是必要的[J];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04期

4 宁一中;论巴赫金的言谈理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3期

5 束定芳;论隐喻与明喻的结构及认知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峰艳;;从符号学角度审视电视广告[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周蒲芳;论诗歌功能在英语诗歌文本中的展开方式[J];新余高专学报;1998年02期

3 郭文国;汉语复合词能指与所指的特殊关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4 吴时红;“一项式”的游戏——能指与所指背离视域下的当代中国先锋小说[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许丽芹;万正辉;;谈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理据性[J];科技信息;2009年11期

6 王思琪;;符号学中的能指和所指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J];美术之友;2008年02期

7 董飞飞;;从符号的角度来透视人们的着装行为[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3期

8 曹晶;;索绪尔语言符号学对烟草广告的探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黎定平,胡静芳;新“语义三角”模式的构想——对Frege语义三角模式的重新设定[J];广西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王永德;基于认知发展的词汇习得过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涛;;三译论/形译、意译、神译[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5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陈柏喜;;“付费采访”现象的符号学解读——以“李银河事件”为研究样例[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3 王志亮;;皮尔斯符号学与视觉艺术[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4 陈斯诗;;时尚消费的符号意义与社会阶层建构[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饶广祥;;商品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消费社会的广告[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7 张传彪;;对汉字语境下后现代解构主义的质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黄雅X;黄匡宇;;视频监视影像为电视新闻的能指影像真实提供原始保证[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9 高明;申小龙;;网络革命的社会意义、个体意义和符号意义[A];2005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5年

10 刘健刚;董静;;从符号学看标点在语音文本中的技术实现[A];2011'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时报记者 张玮;父亲施家暴 孩子能指证吗?[N];滨海时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王小明;平安不续约 皮尔斯去职[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3 证券时报记者 秦利;富通股价再跌 平安审慎续提拨备[N];证券时报;2008年

4 谢少萍;平安首席投资官离职[N];经理日报;2009年

5 纳日碧力戈 贵州大学/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民族问题、符号理论与结构耦合(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陈昌云;深圳行政三分制改革的符号意义[N];工人日报;2003年

7 姜其彬 赵爱军;教有所指 育有所用[N];人民武警报;2010年

8 鹏云;反垄断能指靠谁[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9 渐渐;加冕总决赛MVP 皮尔斯演绎“真理回归”[N];中国体育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黄蕾;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离任[N];上海证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明达;多样性与有限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季海宏;皮尔斯符号学思想探索[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烨鑫;图像化时代的图文关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4 徐凤;中国现当代小说原型论[D];兰州大学;2010年

5 郑仕一;剧场表演艺术之审美感知的默会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骆传伟;专名的涵义与指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宋红岭;能指的漂移—近三十年文学中的“身体”书写[D];上海大学;2008年

8 段钢;图像,,一种经济哲学分析的向度[D];上海财经大学;2006年

9 马希敏;大众传媒构建的“拟态”体育环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10 王贺峰;中国情境下炫耀性消费行为的符号意义建构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辛宇;《普通语言学教程》和《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张海花;服装风格与传播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3 周艳;“他者”文化的本土认同[D];苏州大学;2008年

4 陈宣;能指及其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陈宣;能指及其意义[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韩彤;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7 肖瑶;索绪尔符号理论在英语词汇教与学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桑明旭;“作者的死亡”与“能指的狂欢”[D];苏州大学;2010年

9 高燕;论服装符号学的研究方法[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10 汪迎春;中文房地产广告的符号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73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73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d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