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新闻发言人主发布词传播至效研究
本文选题:新闻发言人 切入点:传播至效 出处:《宁夏社会科学》2012年06期
【摘要】: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自20世纪80年代建立以来,已经走过了近30个年头。我国新闻发言人常常因为发布词组织的结构、词语的选用、表情体态语等方面的低级错误把自己推到风口浪尖,遭受质疑。本文从修辞学的角度研究新闻发言人举行发布会时如何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选取"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事故"新闻发布会,铁道部部长王勇平通报事故进展情况的主发布词作为研究案例,进行话语分析。
[Abstract]:The government spokesman system established since 1980s, has been nearly 30 years. China's press spokesman often released word because the structure of organization, the choice of words, expressions of body languag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mistakes in the teeth of the storm pushed myself to being questioned. How to achieve the ideal, the dissemination of results of this paper from the angle of rhetoric of news the spokesman held a press conference, selected "7 - 23 Yongwen railway accident" press conference, released the main word as a case study of Railways minister Wang Yongping informed of the progress of the accident, to discourse analysis.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H15;G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谭笑;;科学修辞学的文本分析方式研究[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守义;;培养“文学能力”,提升学生素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于敏;;从伯克的认同说看耽美小说的流行[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3 李海平;;语言哲学中意义的语境问题[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谢爱伟;;新闻发言人及其语言发展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宗守云;胡蓉;;建构主义的修辞观及其价值和局限[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6 王希杰;;三性与修辞学——重读李晋荃《“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是修辞的要求吗?——兼谈修辞学的研究对象》[J];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王强;尹悦;;论图形符号的隐喻性特征[J];包装工程;2008年09期
8 李昕;;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写作教学[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曲宁;;从大学生写作探析网络语言误用的文化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张瑾;王爽;;西方主流媒体对重庆大轰炸的报道分析——以《纽约时报》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易旭明;金冠军;;需求变动与电视产业制度变迁[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海波;;论服务型政府发言人的公关意识[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原雪;二语/外语语境下的批判性阅读理论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惠玲;话语维度下的赛义德东方主义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谢元春;女性修辞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姚韫;论何其芳文学思想的建设性和矛盾性[D];辽宁大学;2011年
6 薛婷婷;我国对外报道新修辞情境理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杨家勤;英语演讲修辞性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纪蓉琴;主体间性视阈下的译者元语篇意识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刘越;社会建构论视阈下组织冲突的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10 吕红周;符号学视角下的隐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姗;论“后非典时代”中国对突发性危机事件的新闻发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邹莹洁;长沙店名的社会心理修辞探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颜湘容;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政府与媒体沟通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王晓燕;“偷窥”事件:余华《兄弟》的修辞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蹊;伯克新修辞学视角下的英汉电视脱口秀对比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贺进;沉重的叙事与意义的探寻[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权新;矿难新闻报道研究: 历史、框架及策略[D];西北大学;2011年
8 赵欣;普希金抒情诗中的爱情概念隐喻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9 曲超;社会语言学视角下上海长春两地楼盘名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田建龙;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语境现状及优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娜,李军;安慰的话语模式和修辞策略分析[J];修辞学习;2003年03期
2 付冰峰;;试谈幽默导游语言的修辞策略[J];湘南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李强云;;从违反会话合作原则的特殊含义看话语的象征力量[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郑荣馨;哲学视野中的趋异修辞策略[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潭汝为;;从题旨情境、交际目的到外显的语言形式——评郑荣馨新著《语言交际艺术》[J];修辞学习;2008年06期
6 王进;贾君芳;;元杂剧搞笑语言的修辞策略[J];修辞学习;2009年04期
7 赵嵘;;人物专访“A∶B”式标题修辞探微[J];语文学刊;2007年17期
8 陆勤;;论城市旅游广告语的修辞策略和原则[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9 黎平;谢旭慧;;广告语的修辞策略与文化效应[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10 黄科安;;隐讽:王力《龙虫并雕斋琐语》的修辞策略[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庄丽莹;;面子体系与话语中的策略选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克友;;论语体风格和修辞意图在翻译中的连贯性体现[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显杰;镜像“话语”——电影修辞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陈天助;《蚀》的文学语言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3 王彬;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王加林;香港回归前后香港政府施政报告对香港人身份的话语建构[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磊娟;吵架言语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林晓飞;新闻话语的修辞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付冰峰;论导游语言的修辞策略[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胡长月;从《论语》看孔子的修辞思想与修辞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淑芳;涉外商务演讲的跨文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刘小南;从修辞角度看电视类讲坛节目的制作[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黄潇;修辞三要素在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中的应用[D];广西大学;2011年
8 房珊珊;赵本山春晚小品语言的修辞策略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9 文灿;车尾标语调查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10 杨桂霞;试论跨文化语境中语篇连贯的构建[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73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73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