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说话”项交际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31 19:36

  本文选题: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 切入点:命题说话 出处:《语言文字应用》2012年S1期


【摘要】: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只有第四项"命题说话"仍保留人工评分。由于测试环境、形式等方面的改变,计算机辅助测试对应试人"命题说话"项的测试表现和测试员的评分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主要运用问卷调查和分析测试评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应试人在进行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说话"项时采用的交际策略,分析其分类、特点及与测试等级的关系,并从交际策略的角度对涉及"命题说话"项的普通话教学和培训提出相关建议。
[Abstract]:In the computer-aided Putonghua proficiency test, only the fourth item of "propositional speech" still retains a manual score. The computer-aided test has a certain influence on the test performance and the testers' score of "propositional speech". This paper mainly uses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analysis of the test scor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mmunicative strategies used by the interviewees in the computer-assisted Putonghua proficiency test "propositional speech", and analyzes their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relationship with the test level. From the angle of communication strateg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Putonghua teaching and training related to propositional speech.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
【分类号】:H1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立非!210039;国外第二语言习得交际策略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2期

2 戴炜栋,束定芳;外语交际中的交际策略研究及其理论意义──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之三[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4年06期

3 叶军;王颐嘉;周鸣之;乔丽华;;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S1期

4 孙海娜;;浅析《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试行办法》[J];语言文字应用;2010年04期

5 刘乃美;;交际策略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外语;200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平;;大学英语测试结果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反馈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谭燕保;;交际测试法中的大学英语试题编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顾晓微;;TEM4改革前后完形填空的考点效度对比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赵海永;史李梅;于杰美;孙伟伟;赵金玲;;大学英语测试中单项技能的性别差异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祝国芳;;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探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6 赵云林;;浅析课堂评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7 党少兵,姜国波,李继平;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测试[J];安康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8 孙力;大学英语口语测试设计思路[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9 孙力;英语口语测试的效度与信度[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袁瑛;关于英语听力测试的几点思考[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重霄;杨春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综合英语”课程评估体系与“非课堂学习”[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三辑)[C];2008年

2 徐琳;梁孟华;;提高大学英语试卷信度和效度之我见[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3 李传芳;;从话语运用和交际策略谈口语交际能力——BEC交际口语测试浅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4 郑一立;;浅谈英语分级测试中完形填空题型的动词选项问题[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黄颖慧;;2005级大学英语分级考试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娄喜祥;;英语专业八级新旧版短文改错题的信度与效度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7 刘晓康;;通过分级考试评析中国大学新生英语听力与阅读能力差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朱丽红;;PSC中“说话”项的题型分析和改进建议[A];第二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钱华;;PSC“说话”测试的学理依据与界域定位[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叶军;王颐嘉;周鸣之;乔丽华;;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研究[A];第三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谷志忠;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教学设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郭继东;中国EFL学习者中介语交际策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怡;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汉译英能力与文本测试评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姜蕾;大学英语课堂环境下读写结合写作测试效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5 贺莉;俄语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雪莲;民族院校藏族大学生英语学习问题研究与理论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刘春燕;二语习得中的语言输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8 李箭;共和国大学英语教学研究(1949-2007)[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孙云梅;中国大学外语课堂学习者社会心理环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薛荣;完形填空及其在口语测试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磊;交际策略与交际能力在电话口译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马克学;基于大学英语学习者口语语料库中交际策略运用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韩纪伟;大学英语口试者交际策略和流利性相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亚卓;建构主义视角下的中职英语课堂合作式学习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卢颖;大学英语分班考试效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辉;小教大专英语专业校本口语测试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群;行为语言测试对大学英语测试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颖;大学英语口语测试的反拨作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杜娟;交际性测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武瑞;2000-2009年上海市高考英语完型填空效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荔,王同顺;交际策略问卷信度和效度的研究[J];外语研究;2005年01期

2 高海虹!214062;交际策略能力研究报告——观念与运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1期

3 王立非!210039;国外第二语言习得交际策略研究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2期

4 文秋芳,王立非;对外语学习策略有效性研究的质疑[J];外语界;2004年02期

5 孔京京;开展交际策略教学的一项研究[J];外语界;2004年05期

6 戴炜栋,束定芳;外语交际中的交际策略研究及其理论意义──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之三[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94年06期

7 孙修章;“普通话水平测试标准”的研制与实践[J];语言文字应用;1992年01期

8 姚喜双;《大纲》修订和《纲要》研制的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03期

9 王晖;略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评分系统[J];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03期

10 陈章太;论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J];语言文字应用;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甜;陆丰;;我国二语习得交际策略研究述评[J];考试周刊;2007年48期

2 卢U,

本文编号:1692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692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54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