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动词的截取与汉语双宾句式

发布时间:2018-04-16 14:04

  本文选题:截取 + 双宾句式 ; 参考:《山东外语教学》2012年04期


【摘要】:汉语双宾句式在分类、结构层次和语义解读上均存在较大争议。根据汉语双宾句式动词的截取方式和截取顺序,本文指出汉语双宾句式可以分为"客体优先截取"、"受事优先截取"和"整体截取"三种双宾句式。这三种句式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的事件结构类型,其中前两种为包含两个子事件的复杂事件,后一种为简单事件。
[Abstract]:The classification, structure level and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double object sentences are controversial.According to the interception mode and order of Chinese double-object verb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the Chinese double-object sentenc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object first interception", "subject matter first interception" and "holistic interception".The three sentence patterns correspond to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event structures, the first two are complex events with two sub-events, and the latter are simple events.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大学英语教学部;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英汉语义——句法界面及其习得的认知对比研究”(项目编号:2011sk027)支持
【分类号】:H1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何晓炜;核心功能语类与汉英两种语言的结构差异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应晨锦;构式语法评介[J];中文自学指导;2004年03期

2 王新建;英语双及物句式探微[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5期

3 郑靓;构块语法对语言研究及外语教学的启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4年06期

4 宋亚云;;《马氏文通》的句式语法观[J];语文学刊;2006年17期

5 宋文辉;;现代汉语两类双及物动结式的配位方式[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4期

6 李敏;;双宾动词的词汇语义和双宾句式语义的互动[J];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04期

7 陶瑞仁;现代汉语双宾句研究综述[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8 郑靓;句式语法对语言研究及外语教学的新启示[J];外语教学;2005年01期

9 黄昌静;邵志洪;;英汉双及物构式引申机制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2006年06期

10 金荣;沈本秋;;“给”字句及其英语同类句式的句法研究(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黎;;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谈汉语常用固定格式研究[A];第八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5年

2 严辰松;;英汉语双及物构式对比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郑述谱;;语言单位与词典的类型及结构[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刘建梅;;关于编纂外向型汉外字典的设想[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俞士汶;朱学锋;段慧明;张化瑞;;以词义为主轴的综合型语言知识库[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袁明军;;《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拟声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陈肖霞;;对连续话语中一些结构轻音音节的声学特性分析[A];第38届国际汉藏语会议论文提要[C];2005年

8 林建平;;轻重与“方言语调”[A];首届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靳光瑾;;计算机理解汉语需要语法理论支撑[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10 靳光瑾;郭曙纶;肖航;章云帆;;语料库加工中的规范问题——谈《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词类标记集规范》[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时兵;古汉语双宾结构研究[D];安徽大学;2002年

2 熊仲儒;现代汉语中的致使句式[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3 牛顺心;汉语中致使范畴的结构类型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劲荣;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的认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6 王利众;俄汉科学语言句法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7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8 王志军;英汉被动句认知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徐默凡;现代汉语工具范畴的认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仲崇涛;类指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2 安玉霞;存在句语义要素匹配关系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3 姚水英;从“构式语法”看现代汉语重动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4 罗欣蓉;领主属宾句—隐现句的一种[D];吉林大学;2007年

5 侯坤;生成语法框架下“V+给”结构中“给”字的句法地位初探[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6 李谷慧;汉语给与义双及物结构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7 朱义莎;现代汉语“被”字句的句式语义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8 白瑞雪;“动词+在+地点名词”结构中的重新分析现象[D];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年

9 张R,

本文编号:17592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7592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1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