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高等教育领域外语专业教育发展研究——以中国民族院校为考察中心
本文选题:中国民族院校 + 外语专业教育 ; 参考:《外语界》2014年06期
【摘要】:迄今为止我国民族院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仍是民族高等教育和高等外语教育研究领域的空白。本文考察了我国民族院校外语专业教育不同办学层次的发展历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民族院校外语专业教育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之前以专科教育为主,之后逐渐以本科教育为主,21世纪以来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从民族高等教育学和高等外语教育学的双重视角来审视,民族院校外语专业教育发展存在办学层次不平衡、部分院校语种结构不合理、多数院校办学缺乏民族特色等问题。文章进而对我国民族院校外语专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1)采取不同着力点的多层次办学思路;(2)调整和优化语种结构,体现地缘语种优势特色;(3)教育内容和手段融合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彰显民族院校外语专业教育的民族特色。
[Abstract]:Up to now,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n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still a blank in the field of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and higher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major education in n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jor education of foreign language in our n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s mainly specialized education before the middle and late 1990s, and then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was the main part. Since the 21st century, the graduate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positive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gher education for nationalities and higher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in ethn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the imbalance in running schools, the unreasonable language structure in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lack of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mo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article then puts forward some specific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major education in our n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1) to adopt different levels of thinking of running a school with different emphases. (2) to adjust and optimize the language structure. The content and means of education are combined with minority languages and cultures to highlight the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language major education in ethn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民族高等外语教育办学现状与特色发展研究”(编号:民委发[2013]5号12JSZ004)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H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体育学博士立足于国内培养之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2 李继凯;;中国现当代文学与研究生教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02期
3 马启龙;;民族院校特色专业创建的理论与实践——以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12年03期
4 欧以克;民族院校建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思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2期
5 陆儒光;用创新精神推动民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唐建荣;;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对中国多元文化的促进——以贵州民族学院为例[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蒋东升;杨放;何林;;新课标理念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的理论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邓南圣,袁福环,韦进宝,杜予民;中日高等环境教育比较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1998年06期
9 吴根洲;;省属高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05期
10 蒋兴礼;民族院校稳定工作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顾纪生;;“零发表”照获硕士学位:基于学理视角的思考[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郑雪松;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蔡琼;中国民族院校发展中的文化转型[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张俊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院校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5 张国栋;我国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付娜;民族大学(学院)的特有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宋遂周;我国民族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魏国敏;中国民族高等教育财政支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邱世兵;中国民族院校转型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张立军;新中国民族高等教育体制变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静妮;民族地区师范类高校的课程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根小;内蒙古蒙古族预科教育发展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玉梅;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民族文化传承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4 田娟;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整体推进新课改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甘露;民族院校学科群建设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6 朱志成;中型城市高等教育资源整合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7 李春坤;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现状及培养路径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8 欧阳yN兰;我国少数民族院校特色发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9 陈良伟;社会文化变迁与新时期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革新[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姜铁军;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论文影响因素的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恒昆,辛俊武;浅谈外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S4期
2 邵同崇;浅议高等职业教育外语专业特点及教学效率的提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3期
3 李晓明;谈新世纪师专外语专业教育观念的转变[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4 么孝颖;专升本后师范外语专业教育改革措施思考[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常骏跃,倪春艳;外语专业教学加大班型的可行性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06期
6 朱小美;教师发展及其对外语专业教育改革的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7 吴翠玉;论优化外语专业课教学[J];闽江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8 芮燕萍;外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02期
9 贺毅;双外语专业方向办学探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张华,刘改琳;试论市场经济与外语专业教育改革[J];经济师;2004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朱刚;外语专业教育中的经典阅读[N];中华读书报;2009年
2 哈尔滨理工大学 甄艳华;理工科院校如何办好外语专业[N];光明日报;2008年
3 记者 金姝;高考考生报外语专业须参加口试[N];吉林日报;2004年
4 刘宇;外语专业人文素质教育不容忽视[N];吉林日报;2013年
5 漆先望;外语学习的经济考量[N];四川日报;2013年
6 ;秦和委员提案:关于解决高校大四学生“缩水”教育问题[N];协商新报;2008年
7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 刘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外向型经济建设[N];陕西日报;2009年
8 苏莉;9类人员可免试职称外语[N];湖南日报;2007年
9 山西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宁惠萍;外语+专业知识+有关专业方向[N];中国教育报;2002年
10 吕爱平;构建中医药国际化语言平台[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姬喻波;外语专业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状及其教育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2 孔楠;高职院校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与问题对策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3年
3 许贵荣;五年制师范外语专业课程设置调整的构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742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974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