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语法意义的感染

发布时间:2018-06-09 01:00

  本文选题:语法意义感染 + 词义感染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9期


【摘要】:语法意义的感染是指一个本无某语法意义的词通过句子中词与词的组合关系从其他具有该语法意义的词获得该语法意义的现象。它不同于前人曾探讨的词义感染。词语组合是语法意义感染的条件,语言社会的重新分析是语法意义感染的社会原因,句法上的"左移运动"对词在语法化过程中所获得的语法意义起着固定化的作用。
[Abstract]:The influence of grammatical meaning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a word which has no grammatical meaning acquires the grammatical meaning from other words with the grammatical meaning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word and word in a sentence.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word meaning infection that has been discussed before. The combination of words is the condition of grammatical meaning infection, the reanalysis of language society is the social reason of grammatical meaning infection, and the "left shift movement" in syntax plays an immobilized role in the grammatical meaning acquired in the process of grammaticalization.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基金】: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硕士一级学位点建设项目(2012XWD-S05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14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育才;正确看待当前的汉英混用现象[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杨晓黎;鲁迅小说词语的形象色彩义解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蒋绍愚;;汉语词义和词汇系统的历史演变初探——以“投”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孙建军;汉字的超符号功能及其文化意义[J];北方论丛;2002年06期

5 任荣;流行语背后的语言经济学[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6 由兴波,姜涌;唐诗空白艺术初探[J];长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7 李海燕;;从信号察觉理论的角度分析语码转换[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王静;香港媒体语言中的语码夹杂现象[J];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05期

9 俞咏梅;;汉语学现代转型的前提批判[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10 王洪刚;;词的理据性和词汇习得的策略性探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锦芳;;中西文化下广告翻译的差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方欣欣;;听力课中引入外来词教学培养学生语感的实验报告[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理明;汉语缩略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龙国富;姚秦汉译佛经助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贾影;中西认知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场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4 张中;刑事诉讼关系的社会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郑泽芝;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汉语字母词语识别及考察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6 张巍;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安兰朋;《说文通训定声》词义引申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8 丁崇明;昆明方言语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9 陈爱中;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谨香;汉俄语名词性短语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龙刚;语感、语言意识与语文教学论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付安权;东乡族小学生汉语文学习困难与教学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邓欧英;敦煌变文俗语词考释[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徐珞翰;中小学文学教育问题初探——兼论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的关系[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5 高虹;赵树理与孙犁比较论纲[D];西北大学;2003年

6 陈煜;谐音文化及其语用价值[D];内蒙古大学;2004年

7 王蕊;仿词造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马宇;俞樾《儿{录》析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高瑞阔;英、汉、日语互借分析[D];安徽大学;2005年

10 米幼萍;幽默类手机短信的偏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9980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19980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5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