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修辞认知理论与实践》出版

发布时间:2018-06-14 09:20

  本文选题:理论与实践 + 修辞学 ; 参考:《当代修辞学》2012年03期


【摘要】:正首都师范大学张炼强教授所著《修辞认知理论与实践》已于2012年4月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张先生近十年来发表的修辞学论文的结集,全书分"修辞学总论编"、"修
[Abstract]: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rhetoric Cognition by Professor Zhang Lianqiang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was published by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in April 2012. This book is a collection of rhetoric papers published by Mr. Zhang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book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Editor-in-Chief of rhetoric", "Xiu"
【分类号】:H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福连;;语用学的发展:与修辞学的交汇[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2 李超;;基于大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的修辞学课程改革——由专业选修课向公共素质课发展[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3 胡毅;;浅谈广播语言与修辞学的关联[J];大舞台;2011年07期

4 周红莉;祁高飞;;论本三文秘专业写作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优化[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程虎;;接受修辞学视野下的翻译过程[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苏力;;修辞学的政法家门[J];开放时代;2011年02期

7 陈达;;朦胧中清晰的轮廓:中国翻译历史及理论发展之佛经翻译探索[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谭学纯;;八卦“学术进球”和“学术金秋”[J];当代修辞学;2011年03期

9 朱静;;探“微”而后知“著”——《翻译探微——语言·文本·诗学》评介[J];民族翻译;2010年04期

10 ;本期聚焦[J];中国翻译;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Diane Desrosiers-Bonin;;修辞学历史上的创新视角(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2 武占坤;;一部闪光、爆炸的修辞学新著——读《王希杰修辞学论集》有感[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新;;谐音与游戏[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高万云;;胡裕树对中国修辞学的贡献[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卫国;陈屹立;;经济学的语言与语言的经济学——语言经济学的一个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名方;;后记(一)[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马天俊;;马克思的修辞学实践[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8 许敬生;;简论中医古代文献在古汉语研究中的价值[A];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上)[C];2009年

9 张爱书;;王希杰修辞学的逻辑体系[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晗蕾;;语言研究的新视域:零度和偏离[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续辑——暨王希杰修辞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媛嫒 曾毅平;多学科交融中的修辞学[N];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宗廷虎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修辞学会及华东修辞学会顾问;语言和谐与社会和谐[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李玉成;“智慧的声音”[N];学习时报;2002年

4 马美著;汉字修辞:修辞学新突破[N];光明日报;2007年

5 贺爱军;翻译理论与实践[N];文艺报;2005年

6 记者 冯骥 见习记者 马静;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与文化发展——中国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在拉萨召开[N];西藏日报;2006年

7 北京大学 陈汝东;话语学研究现状与趋势[N];社会科学报;2008年

8 顾曰国;话语研究纵横谈[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9 晓白;汉语也有风格[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10 余来明;“历史文化语义学”:理论与实践[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小博;科学修辞学研究[D];山西大学;2004年

2 李义海;西周金文修辞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孔祥立;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张玉芳;演讲话语象征性互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芮茵;扶助式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D];厦门大学;2008年

6 赵英玲;汉语冲突话语语用修辞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丁秀菊;先秦儒家修辞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罗渊;中国修辞学研究转型论纲[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栾妮;《红楼梦》中的修辞造词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10 张继文;中日古典定型诗歌中隐喻的认知对比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旺芳;理论与实践: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向罗群;论修辞学的社会实践[D];广西大学;2007年

3 孔飞燕;语词的广义修辞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4 农雪梅;汉泰比喻对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5 袁媛;语言学理论在广告文本中的运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孙文娟;从修辞学角度分析广告语言中的劝说手段[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龚茂华;《马氏文通》修辞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莉莉;现代汉语同语式研究综述[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黄月华;修辞格中的逻辑悖论[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10 沈阳焰;论文学翻译中的情感传达[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16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016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0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