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与维特根斯坦的自然理解——从钱冠连和陈嘉映谈起
本文选题:格赖斯合作原则 + 理解的合作原则 ; 参考:《外语学刊》2012年05期
【摘要】:围绕格赖斯合作原则,钱冠连和冯光武所持的不同观点颇有启示作用。这启示就是老问题需要新理解,即有必要重新审视格赖斯合作原则。格赖斯合作原则并不具有强制性。作为描述性原则,格赖斯合作原则自然有其解释力不足的问题。格赖斯合作原则在维特根斯坦自然理解观审角下暴露的问题,可以通过陈嘉映理解的合作原则来解决。会话含义的衡量固然与话语形式及语境相关,但是会话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话语双方在理解上合作,而理解的合作却以共晓性为基础。
[Abstract]:Around Grice cooperation principle, Qian Guanlian and Feng Guangwu's different views have the enlightenment function quite. The implication is that old issues need a fresh understanding of the need to re-examine 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s. The Grice principle of cooperation is not mandatory. As a descriptive principle, 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 naturally has its insufficient explanatory power. The problem of Grice's cooperation principle exposed in Wittgenstein's view of natural understanding can be solved by Chen Jiaying's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 of cooperation. Although the measure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s related to the form and context of discourse, the reason why conversation is meaningful is that the two sides of discourse cooperate in understanding, and the cooperation of understanding is based on common understanding.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话语理解中他心语境与语义连贯的互动关系研究”(12BYY12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H0-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冯光武;;理性才是主旋律——论格赖斯意义理论背后的哲学关怀[J];外语学刊;2006年04期
2 冯光武;合作必须是原则——兼与钱冠连教授商榷[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勇;从语用学维度审视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刘元侠;翻译等值的存在与实现[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3 江忆文;浅议英语写作中的主题意义表达[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4 程永生;指示、英语时态系统与英语时态选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鞠红;英汉低调陈述结构对比及其语用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曾文雄;;中西语言哲学“语用学转向”新解[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7 钟文;;委婉语和合作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8 詹全旺;;新闻言语行为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袁永芳;英语语篇中的语言指示语拾遗[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陈怡;语境对语义的影响[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红婴;;论法定程序的“以言行事”[A];边缘法学论坛[C];2005年
2 张燕;;弗雷格意义理论浅析[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3 吴红;;在语篇教学中加强语用观的培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4 张玉萍;刘敏;;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5 袁娟;;隐喻认知推理机制的受制变量研究[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6 楼巍;许为民;;技性科学观:科学的当代性和复杂性[A];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学术年会浙江大学论文集[C];2008年
7 赵超;;科学理论的可比性问题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8 杨壮春;;词典·读者·语用[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9 周频;;在学习词典中采用语义网络凸显语词意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10 张庆熊;;语言、世界和交往行为——评哈贝马斯对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的继承和批评[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兵;汉英维护言语行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马腾;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学生语际语语用能力及其培养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施佳胜;经典 阐释 翻译——《文心雕龙》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原雪;二语/外语语境下的批判性阅读理论构建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杨石乔;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医患会话修正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明亮;人称指示映射现象的认知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许丹;英语广告语中语用预设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宋文平;现代汉语“A而不B”格式的多角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健;与“半”相关格式的量范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卫青;农村高中英语词汇习得语境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王斌;论品牌名称命名翻译[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王婷婷;从关联翻译理论角度分析林译《浮生六记》的翻译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李昂;文化视角下看口译中的语用失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张玉婷;汉语会话他启自修型修正的互动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红儒;感知命题意向谓词[J];外语学刊;2003年02期
2 辛斌;;福柯的权力论与批评性语篇分析[J];外语学刊;2006年02期
3 李洪儒;;系词——人在语句中的存在家园——语言哲学系列探索之二[J];外语学刊;2006年02期
4 冯光武;合作必须是原则——兼与钱冠连教授商榷[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继东;李波阳;;从过渡语成因看格赖斯合作原则的违反[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02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世洪;脉辨[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189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018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