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口译中的“零度”与“偏离”
本文选题:口译 + 零度 ; 参考:《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摘要】:零度偏离理论作为修辞学中的重要理论,已上升为认知世界的方法论,即通过偏离表征来探求零度规律。口译作为一种言语实践,其零度表现为最大化地实现交际效果,其偏离表现为受个人意志、文化背景、认知视角、语境等因素影响的具体的言语实现。本文从口译的初始零度、口译是如何偏离的、口译的最终零度探讨了口译操作是如何表现为零度与偏离的辩证统一的。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theory in rhetoric, the theory of zero deviation has become the methodology of cognition of the world, that is, to seek the law of zero by deviating from the representation. As a kind of speech practice, the zero degree of interpretation is to maximize the communicative effect, and its deviation is reflected in the specific speech realization influenced by personal will, cultural background, cognitive perspective, context and so 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nitial zero of interpretation, how the interpretation deviates, and the final zero of interpret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he interpretation operation is represented by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zero degree and deviation.
【作者单位】: 广东医学院外语教学部;
【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YJGH201139) 广东省高等学校英语教学改革资助项目(GDDXYY201041)
【分类号】: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宗守云;;范畴化理论与零度偏离理论[J];毕节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2 米幼萍;;幽默类手机短信的社会文化心理偏离[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3 郝新星;邹长征;李静;;网络语言的语言偏离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1期
4 仲伟合;;专业口译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5 张吉良;;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成就谈[J];中国科技翻译;2009年04期
6 王希杰;作为方法论原则的零度和偏离[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王希杰;;零度和偏离面面观[J];语文研究;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远志,马翔宇;试论辞格的施事功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2 鞠红;论低调陈述的特征和社会心理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3 鞠红;;论低调陈述的语言特点及其语用功能[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刘旺余;;委婉语跨文化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5 盛腊萍;;语境情景对口译的影响[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徐琳;;释“飙X”[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7 李靖;李鑫;;翻译等值论的认知语言学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8 赵涛;;从修辞学角度看《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语言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9 安伟;;从潜显理论看现代汉语流行语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10 孙荣荣;;赵本山小品语言幽默性的评价理论解释[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文萍;;浅谈同声传译中的二效兼顾——效力与效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郑伟晶;;商务英语口译特点[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叶李滨;;从体育专业词汇的普通化趋势看文化对语言的影响(英文)[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韩潮;;从译员的角度看耳语传译中的噪音问题及应对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黎运汉;;四十年来语言风格定义研究述评[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6 李名方;;心理认同是检验修辞效果的惟一标准[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7 胡慧;;关于口译教学中主要要素的几点思考[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吴泓;;“三一”理论的内部结构[A];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暨王希杰和三一语言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田长生;;浅谈《论语》中的复叠现象[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晓辉;;语义双关修辞解读中的隐喻思维与认知[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锦平;会议口译专业口译能力与外语能力的追踪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4 王文忠;修辞活动的民族文化特点[D];黑龙江大学;2003年
5 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陈家旭;英汉隐喻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谢朝群;礼貌的实践转向[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孙荣实;汉语新词语运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胡霞;认知语境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朱宾忠;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桂阳;现代汉语“不是X的X”结构考察[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崴嵬;《围城》中人物描写的辞格运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竹君;吉尔模式下对口译理解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伍争;论陪同口译中的译者主体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丽君;从图式理论角度研究同声传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翁元达;从言语外知识的角度浅谈口译中的理解障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李昂;文化视角下看口译中的语用失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王晓东;口译中的灵活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张冰蓉;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理解口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谢瑜;从交际角度看记者招待会之政务口译中的忠实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张吉良;柴明槑;;国外口译专业概况及其对我国口译办学的启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王红;浅析手机短信中的设歧[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钟玖英;零度偏离理论研究述评[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王献福;;论网络语言的构成、特点及规范[J];前沿;2008年07期
5 方武;亚规范:语言空符的无奈选择[J];语文建设;1995年08期
6 郑庆君;;“拟误”格短信的功能语篇分析与语篇模型[J];语言科学;2006年01期
7 仲伟合;译员的知识结构与口译课程设置[J];中国翻译;2003年04期
8 张吉良;;ESIT模式与中国的口译教学[J];中国外语;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晗蕾;;零度偏离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岩;;新式“被”字句的语言偏离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1年06期
2 王慧;修辞学的重要概念:零度和偏离[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1期
3 宗守云;;范畴化理论与零度偏离理论[J];毕节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陈琳;;零度与偏离研究的综述[J];华章;2011年11期
5 赵红玲;;试论网络语言的规范与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09期
6 李萌萌;;试论语言内部的零度与偏离[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年06期
7 邓敏;;词语偏离搭配的修辞效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9期
8 谢智乐;;零度与偏离理论在电影The Terminal中的运用[J];电影文学;2010年11期
9 周青;变译理论与口译探微[J];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03期
10 胡庚申;从发表文章的状况谈加强我国的口译研究[J];中国科技翻译;198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运林;段海花;谢近年;;河源零度层高度变化特征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郭素珍;;试论合作原则及其偏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3 聂焱;;比喻的结构模式及与其相关的几个问题[A];修辞学新视野——汉语修辞与汉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李朝军;;网络语言中的偏离现象分析[A];江西省语言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何冬梅;;法庭手语翻译:探讨译员的中立性原则[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俞小娟;;口译方向性研究综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陈晨;;从品克的认知模型看口译听辨与理解的微观过程[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何蕾;;浅谈F1赛事口译中的难点和应对策略[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黄琛;;另一只眼看口译质量评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黄钰;阮征;葛润生;陈钟荣;;风廓线雷达探测零度层亮带的试验研究[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雷达技术开发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妍 赵艳梅;诺丁山 零度绽放[N];中国服饰报;2009年
2 邓泽雁;倡导构建“零度创新”型公司[N];消费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陈炳山 孙巡 本报实习生 章银燕;下了考场直奔医院“掏耳朵”[N];新华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潘思明;零度可乐仍热销[N];消费日报;2011年
5 闵杰;东华零度空间实验店开业[N];中国服饰报;2009年
6 宗剑峰;学习不能偏离正确目的[N];人民日报;2001年
7 严军 文心;“教育经济”——别偏离理性轨道[N];金融时报;2002年
8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 汤世明;一位性偏离少年之烦恼[N];大众卫生报;2002年
9 新亚其安;“优惠政策”不能偏离法制轨道[N];江苏经济报;2000年
10 杜永生;形式主义是对实事求是的偏离[N];解放军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兴洲;重构学校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高彬;猜测与反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王晓燕;“偏离”与“重构”[D];上海大学;2008年
4 于爱芝;近年来中国农业政策影响效果的定量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张吉良;当代国际口译研究视域下的巴黎释意学派口译理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6 龚龙生;顺应理论在口译中的应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7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锦平;会议口译专业口译能力与外语能力的追踪对比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马红平;次能量图的构造与刻画[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向琼;品牌名称的偏离现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周颖;关联理论视角下的口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3 姜勇;非语言行为的口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蔡绵绵;从跨学科的视野看口译的动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蔡小捚;认知语境与口译的关系及其对译前准备的启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6 赵南;中国口译研究方法现况之考察[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7 崔倩;从全球化和全球本土化看口译中文化因素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夏翠;从顺应论角度看口译中的语境[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才项南杰;从跨文化交际学试探口译的原则和方法[D];西北民族大学;2006年
10 吕婕;以跨学科的视角论口译理论的认知基础[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05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05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