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战国文献中虚词“与”和“及”的区别
[Abstract]:There is a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unction word "and" he "in the literature of the unearthed warring States period. Both have prepositions and conjunctions, but they are not the same. After analysi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ir differences are caused by the dual factors of region and notional formalization.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H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玉金;;出土战国文献中的虚词“及”[J];古汉语研究;2010年04期
2 于江;虚词“与、及、并、和”的历史发展[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晋贤;从巫祝用“土”到以“土”为药论——兼论马王堆医书巫祝用土[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2 刘信芳;;古文字歧读释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张振谦;;齐系陶文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吴良宝;;战国韩魏铭文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5 刘晓满;卜宪群;;秦汉行政中的效率规定与问责[J];安徽史学;2012年02期
6 郝凤娟;;《马氏文通》与汉语语法化理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7 陈晶;;对秦简中赀甲盾缴纳形式的再认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8 方松;;《论语》的判断句[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刘莉;;论《包山楚简》133号简文“诰”字的改释[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10 洪丽娣;;上古汉语“(受事主语)·为·宾·动·之”句式的再思考——以“今为赤帝子斩之”为例[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洪伯;;秦汉“稗官”考 秦汉基层机构的组织方式(其一)[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郭洪伯;;“郡守为廷”——秦汉时期的司法体系[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3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杨志贤;;战国秦汉出土简帛的词典学价值[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曹旅宁;;南越国宫署遗址所出法律简牍初探[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韩升;;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7 范常喜;;《仪礼》郑注“古文”研究疏失举隅[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七辑)[C];2009年
8 黄锡全;;新见古文字材料与古代货币研究中之疑难问题举要[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五辑)[C];2010年
9 周国林;;西晋“两类郡县农民”说榷议[A];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10 张如青;丁媛;;出土简帛涉医文献概述[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七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谷峰;先秦汉语情态副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郧在廷;西汉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姚晓娟;周代家臣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飞;3-6世纪中国北方地区的疫病与社会[D];吉林大学;2011年
7 赵久湘;秦汉简牍法律用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谢白羽;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夏利N
本文编号:2139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139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