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语言学论文 >

论应用语言学理论研究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18-10-11 07:18
【摘要】: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工作经验,在本文当中主要针对应用语言学的起源以及含义做出分析,在后面分别对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和发展趋势所带来的启示及发展前景做出深入分析,与大家共同探讨。
[Abstract]:Combining with my own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the author mainly analyzes the origin and meaning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this paper. In the following part, the author makes a deep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enlightenment and prospect of applied linguistics, and discusses it with all of us.
【作者单位】: 河南科技学院;
【分类号】:H0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潘莹;;从语言的本质看外语教学——谈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孙凡;;20年来中国“应用语言学”内涵研究述评[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周维杰;;应用语言学中“研究”的界定及分类[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4 周维杰;曹丹;;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三题——以“是英语难学还是汉语难学”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刘川民;;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方向——学习于根元先生《应用语言学前沿问题》有感[J];文化学刊;2009年04期

6 郝平;;大力促进应用语言学发展,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贡献——在第三届语言与国家高层论坛暨第二届全国应用语言学系主任(所长)论坛上的讲话[J];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03期

7 ;第三届语言与国家高层论坛暨第二届全国应用语言学系主任(所长)论坛在徐州师范大学举行[J];语言文字应用;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维杰;曹丹;;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三题——以“是英语难学还是汉语难学”为例[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2 隋铭才;魏立明;;应用语言学界说论略[J];中国外语;2009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凯;美国《外语教师培养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何自然;语用学对学语言的启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2 刘润清;许国璋教授与英语教育[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01期

3 刘润清;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01期

4 文秋芳,吴学顺;评价语言实验室内的口语教学[J];外语界;1998年01期

5 周维杰;;过程教学法对翻译教学质量的影响[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6期

6 周维杰;;应用语言学中“研究”的界定及分类[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叶定国;;论用英语思维的层面[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林平;应用语言学发展史综述[J];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杨红;饶琪;;第四届语言与国家高层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应用语言学系主任(所长)论坛在武汉召开[J];汉语学报;2011年01期

3 龙生;应用语言学学术讨论会在苏州市举行[J];汉语学习;1990年06期

4 熊涛;;“美国应用语言学协会2011年会”在芝加哥召开[J];当代语言学;2011年03期

5 M·H·古波格洛;何潇;;第七届应用语言学国际会议[J];世界民族;1986年04期

6 王宗炎;;评《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J];当代语言学;1988年04期

7 肖溪;北京市语言学会应用语言学研究会正式成立[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03期

8 谢忠明;徐海铭;;《应用语言学》评介[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2年01期

9 李理;;简介王德春三本语言学新著[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10 钟虹;;《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述介[J];现代外语;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惠萍;;“程度副词+名词”的网络流行语言特点及发展趋势[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刘菲露;;说“超”[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程培元;;王希杰先生的同义手段理论研究[A];王希杰修辞思想研究[C];2004年

4 于根元;;20世纪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郭龙生;;应用语言学术语数据库[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Ⅰ)[C];1995年

6 于根元;;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理论[A];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Ⅱ)[C];2004年

7 李如龙;;方言学必须加强应用研究[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李子荣;;“四个世界”理论研究述评[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9 许嘉璐;;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开幕词[A];世纪之交的中国应用语言学研究——第二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林仲湘;;学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加强语言学的科研工作[A];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2003年年度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力邋记者 毛东风;全国应用语言学论坛召开[N];吉林日报;2007年

2 宗河;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语言学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沈玉;第三届语言与国家高层论坛在徐州举行[N];江苏教育报;2009年

4 金鑫;14卷世界语言学巨著在华出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5 通讯员 郭龙生 记者 陈瑞昌;应用语言学应为国家发展服务[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孙敏 实习生 刘于勤;方言与普通话:一个也不能少[N];桂林日报;2007年

7 胡方;作为人类生物机能的语音产生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赵丹琦;母语生存的未来之路[N];新华日报;2006年

9 语言所 程荣;和谐语言与和谐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10 记者 余传诗;国家出台各项标准推动翻译经济产业化[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俊儒;中英文应用语言学论文引言部分的体裁分析与对比[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吉艳;汉语新词语词群现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张立平;关于形态变化对语序及主语脱落影响的历时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4 芮茵;扶助式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D];厦门大学;2008年

5 李金辉;使用潜伏语义分析理论研究计算机改中国学生英语作文[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6 赵虹;言语反讽的关联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郑秋贤;“冲破坚冰”——三位浸入式教师成长的故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谢学敏;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流行语释义信息自动提取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9 高彬;猜测与反驳[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10 陈宗利;限定性关系结构的句法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璐;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祁晓霞;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多角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晖旭;衡阳方言青少年语音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郝晶;北京高中生校园流行语调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5 张国强;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论文引言的语类对比分析[D];东华大学;2011年

6 刘瑞玲;应用语言学中的一分为二[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7 张双;汉语拼音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郑丽娇;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融合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9 吴葵;汉语拼音在对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林思佳;语言学概论网络精品课程文字部分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633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2633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5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