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汉藏比较对上古音研究的价值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points of using materials, the methods of ancient phonetic research can be "viewing Han by Han" and "viewing Han by Fan", an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Tibeta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s in "viewing Han with Fan", which makes up for the deficiency of "internal comparative method". With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comparative materials between China and Tibet,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Tibet should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the study of ancient sound by using old materials, digging new materials and combining scientific methods.
【作者单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汉学院;
【基金】: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说文解字》的谐声关系与上古音”(项目编号为:09XJC740007) 西安外国语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编号为:KYQD2011009)资助
【分类号】:H214;H1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力;先秦古韵拟n,UO题[J];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4年05期
2 麦耘;汉语历史音韵研究中若干问题之我见[J];古汉语研究;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云生;;论《诗经》韵部系统的性质[J];安徽大学学报;1983年04期
2 丁俊苗;;缩略——字义演变的新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仝国斌;;高校语言学专题课程设计思路[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孙燕;;保定方言中词尾“儿”的表现差异及其相关变体[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刘薇;贾佳;;从结构助词“之”到“底”的替换[J];保定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02期
6 陈保亚;;论意义的两个来源和语言哲学的任务——从语言游戏规则和单位的还原说起[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陈保亚;;从语言接触看历史比较语言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汪锋;;从白语的比较研究看历史语言学中的纵横结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宋作艳;;字族化与汉语未登录词的自动提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黄易青;;从宋跋本王仁f+《刊谬补缺切韵》看唇音字的开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卢凤鹏;;彝汉同源关系词考释[A];乌蒙论坛[C];2006年
2 李锦芳;何彦诚;梁敢;杨琴芳;;西林壮汉文化的交融——谈西林壮语汉借词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其发展变异[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3 杨富学;;甘州回鹘文化考屑[A];中华文明的历史与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钟明荣;谢双园;;古今介词类型之比较研究[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阿合买提江·艾海提;阿布力克木·阿布都热西提;;青金石古今中外名称考[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莫道才;;《大招》p篵0WfB期楚地民晸招魂奮之原始,
本文编号:23503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uyanxuelw/2350323.html